职场技能提升群剽悍一只猫读后感想法

把对生活的恐惧关进牢笼中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87人  十年磨刀
把对生活的恐惧关进牢笼中

                                  ①           

为什么会这样   

你身边是否经常有这么一帮人:

考研准备了很久,最后连考场都没有进。

年会的节目表演,排练了很久,最后表演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

公众场合的演讲,明明把演讲稿背的滚瓜烂熟,临场的时候,却发挥的磕磕绊绊。

等待已久的面试机会,却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搞的面目全非。

如此的生活场景是不胜枚举,你可以分析认为当时过于紧张,有畏难情绪,意志力薄弱,心理素质不够过硬。但仔细权衡,有一种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对即将发生事物的恐惧。

心理学上说,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永远都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意识环境,只是外部环境加剧了这种表现。

 

把对生活的恐惧关进牢笼中

                                  ②

恐惧带来的窒息感

对于恐惧这事,我有深刻的体会。记得高二的时候,由于鼻炎的原因,经常头痛,后来实在抵挡不住头痛的折磨,只能选择手术。

当时是一家私立医院,医疗条件很差。手术室竟然只是一间略显破败的仅能遮风挡雨的瓦房,与外界只有一个门板隔着。

做手术的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很不幸我是最后一个。我是不断的经历病人的进进出出,然后是手术中病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夹杂着医生用锤子敲打鼻骨的声音。

在等待中,我的内心在不断遭受着煎熬,想象着自己被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场景,会不会失血过多,会不会疼痛难忍,会不会麻药伤害到自己的脑子。各种疯狂的想象,几乎要把我搞死掉了,以至于我最后差点昏厥,拔腿逃跑了。

最后是被生拉硬拽,在嚎啕大哭中,完成了鼻炎的手术。

那种等待中的惶恐不安,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

对未知生活的惴惴不安,以及被别人扼住命运的咽喉,让自己像风雨飘零中的小舟,这些是令我们恐惧的重要原因。

把对生活的恐惧关进牢笼中

                                  ③

美国的征兵广告

曾经看到美国发布的征兵广告,看了以后很受启发。内容如下: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

应征入伍后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可怕的?

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有啥可怕的?

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或者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

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以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孙子兵法》强调,先求败,后求胜。当人们有了接受最坏情况的思想准备之后,就有了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

       

把对生活的恐惧关进牢笼中

                                ④

破除恐惧:简单粗暴

如果想对一个姑娘表白,立马走过去,说出口,最坏的结果是被拒绝,而不是苦受单相思的煎熬。

如果是想和某个大咖攀谈,与其左顾右盼,蹉跎不前,不如立马第一个出现,以大无畏的精神,发挥出来,然后留下潇洒的背影。

如果同事之间有了芥蒂,立马一方提出来好好谈谈,打破隔阂,不怕丢脸。

拿破仑希尔说:我们唯一的限制是自己设置头脑中的那个限制。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我是特种兵》里说:活着干,死了算。

面对对生活的恐惧这种局面,我们应该破除:

(1)心理关。告诉自己:只要不要命的事都是小事,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2)行动关。自古华山一条路,不要想太多,毫不迟疑,立马行动。否则脑袋里对未知的想象,会放大我们的惶恐,让我们两腿发软,接近瘫痪。

射门,你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进球,不射门,你铁定进不了球。

当一个人走出恐惧的牢笼时,他就是一名英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