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中不违和的优雅 (0112) / 林世儒
最近这几年易经让我深深着迷,多年在心灵成长上的寻找与精进,在开始研究易经之后,有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开始迎刃而解,有些观念的传达也变得更加容易与清晰,甚至开展了我的视野,可以用更多角度、更多层次,更多的方法,并更有结构地来观察、说明与实际执行,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几乎可以打开所有上锁的门。
我曾经对于「临在」一词感到不解,有人告诉我说就是「活在当下」啊!这样的说明并没有减少我的疑惑,这只是用一个新词替代旧词而已,本质并没有改变,我还是不知道要怎麽做才能「活在当下」。我需要的不是理论的说明,我要的是一种可以实际操作的的步骤与方法,而从来都没有人能够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告诉我可以怎麽做。
有一天我手上把玩着「易经朴克牌」,我看着与「临在」相关的「䷒」临卦卦图,把它上下颠倒来看,就变成了与「观察」力相关的「䷓」观卦,原来它们是同一张图,只是观看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个發现让我异常的兴奋,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当我「观察」时我就「临在」,当我「临在」时我才能深入的「观察」,原来「䷒䷓」观与临它们是一体之两面啊!一个说的是状态,一个讲的是方法,一个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一个是实际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它们除了帮助我「知道」之外,还具体的提出「做到」的方法。
于是我开始更加认真的研究其他的卦,目前已找出二十多卦可用在「易学按摩」与「易学律动/神圣舞蹈」的教学上。比如以前学员们只是注意到动与停,而未能注意到要怎麽动与怎麽停,相同的动作如何在不同的舞蹈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比如在「易学律动/神圣舞蹈」裡同样的原地踏步动作,比如屈膝或不屈膝、上屈膝或下屈膝、先直后屈或先屈后直,前掌或脚跟或全脚掌着地,或是先前掌再脚跟,或是反过来先脚跟再前掌,速度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是匀速还是快慢不等…….。外形看起来一样的动作,我至少可以用十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并呈现出不同的情感与氛围,可是在教学上,并不容易精准的表达。
但自从开始加入易经的内容之后,学员只要花一小时,稍微了解一下八个经卦的卦相与卦德,我在教学上就变得容易且深入。比如最近各班正在跳的 Coordinate ,当我拿出象徵山的「☶」艮卦时,学员的脚部动作就会变得稳如泰山般的确定;我把卦图颠倒一百八十度变成象徵雷的「☳」震卦时,学员们右手的动作就像打雷地震般刚劲有力;我再拿出象徵风的「☴」巽卦,舞者的左手就如风中的羽毛随风飘舞,卦图在颠倒一下成为象徵水的「☱」兑卦时,学员们脚步的移动就变得轻快起来,四种相反的品质同时存在而不违和,呈现出神圣与优雅和谐的氛围。当然卦图所传达的讯息还有更多并且更深,每张图都需要数千个文字来说明其丰富的涵义。
因为舞者解读得出那三条线段所隐含的多重讯息,并透过肢体动作表达出来,他们并不只是做出舞蹈中所要求的精准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讯息让舞者与自己的某种内在品质连结,并透过肢体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来,这需要对于头脑、身体与情感这三部分同时投注已高质量的注意力,所以整个舞蹈的品质和个人的觉知能力与状态,马上就快速向前跳跃了一大步。
易经的卦图具有多重象徵与多重意义的,它所能传达的讯息,比文字和口语多很多。它是一种密码,一种人人都能学习与知晓的密码,并可应用在生活、工作、医学、军事、政治、建筑……所有的层面上。而我们只初浅的了解最基本的八卦,稍加应用就马上大幅改善舞蹈时的质量,日后深入其他各卦,带来的影响和成果必然大为可观。
葛吉夫在法国 「人类和谐發展机构」的教室牆壁上用挂毯上的图案来传达它的教学讯息,只有那些受过训练的人才能正确地读出内容,如正体版《来自真实世界的声音》的封面就是其中一幅,解读出来便是:「随时随地记得自己」。这让我慎重的思考,我们有没有可能用易经的卦图来辅助教学呢?因为图像能够传达的讯息比文字和口语更为深入与广泛,可以直接和我们潜意识的头脑沟通。我决定把易经应用在心灵成长上,并作为我的志业,持续不断的去研究与开發更多应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