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与见证:驻华大使带你走进战后初期的伊拉克

2018-01-06  本文已影响101人  satoshikunn
电影《Green Zone》海报

电影《green zone》讲述了美军一级准尉罗伊·米勒(马特·达蒙饰)奉命在伊拉克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穿好防毒服,带上防毒面具,打开毒气检测设备,做好了与世长辞的心理准备,却每次都被设备的指数“零”给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等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哪?

谁提供的线索?

为什么我们每次都空手而归?

米勒沿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却发现了背后重大的秘密。

电影的名字是“绿色区域”,却没有对“绿区”这个概念进行说明,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什么是绿区?战时的伊拉克是什么样的?美军是什么样的?那里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一系列的问题的指引下,我找到了一本很好的书——《亲历与见证: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手记》。

《亲历与见证: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手记》

作者是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2004年10月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的身份出使伊拉克,2005年10月奉召回国。本书出版于2006年3月,尘埃未落之时虽然一切都不能盖棺定论,但是正是这时的文字才带着鲜活的味道与气息。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热爱军事的人,对于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与民不聊生的人民,潜意识里我是逃避的,情感过于沉重让我无法达成内心自洽,但我是一口气就读完了,除了想知道上面提出问题的答案,还因为杨大使的文字朴实真诚,将一个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合上书的那一刻,内心冒出一个声音,“幸好没有与你擦肩而过!”

一、神秘的绿区

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绿区是美军战后在巴格达设立的安全区,占地数十平方公里,包括原总统府所在地的共和国宫,共和国宫周围原共和国卫队的营地和复兴党骨干成员的居住小区、学校,以及会议宫和拉希德五星级饭店。伊拉克政府,美英联军总部,美、英等向伊拉克派军队国家的使馆都安置在里面。昔日的共和国宫已分别成为美国大使馆和伊拉克政府的办公地,前政权的高干子弟学校分别成为英国使馆的办公地和馆舍以及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办公大楼。

“绿区”的范围

1、绿区戒备森严

每个路口都层层设防,都有美军重兵把守,不同身份持不同颜色通行证的人员,要从不同的路口出人,每个路口都设有岗哨,至少有3名至5名士兵把守,多的有8名至10名士兵,并配置机动力量,形成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主要对车辆、来人进行盘查,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第二道防线占领有利位置,并配有坦克和装甲车,遇有情况首先抗击;

第三道防线是机动人员,负责增援。

绿区路口有阻车钉、车底检查器、炸弹探测器、防爆毯、灭火器等。入口处三米高的混凝土防爆墙,被长达数公里的铁丝网和高两米的沙包密匝匝地包围着,围墙四周还有美军和伊拉克国民卫队组成的联合值勤岗哨,哨卡机枪高架,值勤的士兵虎视眈眈。

进入绿区都需持有绿区通行证或临时通行证,闲杂人员一律不准入内。一般伊拉克人和一般外国人进入,都要被数次搜身检查。绿区内外不许拍照,带相机的要把电池拿掉。按美军规定,只有向伊拉克派兵国家的外交人员才可办理绿区通行证。通行证分蓝、绿、棕、黄、橘、红、紫七种颜色。大使的通行证是蓝色的,可以免于检查和搜身,其他颜色的通行证则不享受这种豁免待遇。一次,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卡齐在绿区办公室向中、法、俄三国驻伊使节通报伊拉克制宪情况,俄罗斯使馆临时代办因为拒绝被搜身而未能进入绿区参加会见。

2、进入绿区

绿区内,街道上车辆不多,但各个路口都有美军重兵把守,旁边停有坦克、装甲车和悍马军车,炮口都直对着进来的车辆和人员。三米高的水泥防爆墙、一米高的水泥隔离墩、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美军军车、坦克和荷枪实弹的美国士兵到处可见,大有进入戒备森严的兵营之感。

 “绿区”里的标志性雕塑——胜利之剑

二、巴格达之乱

巴格达市中心通往巴格达国际机场的公路全长25公里,这条高速公路被驻伊拉克美军和外国驻伊拉克的外交官称为“死亡之路”。这条公路有四个车道,由于公路两旁灌木、棕榈树、椰枣树密密麻麻,很容易隐藏和逃逸。反美武装或利用路边炸弹进行拦截,或埋伏枪手利用枪榴弹进行偷袭,袭击得手后,又利用有利地形轻易逃逸。频频经过这里的驻伊拉克美军、伊拉克国民卫队、西方外交官和外国承包商车队,经常成为袭击的目标。

死亡之路——巴格达机场高速路 

一出机场的检查站,车辆便进入了没有防卫的区域,路边的标示牌上赫然写着:Now you are out of secured area, please lock and load your weapon.(你现在已经离开安全区域,请将武器装好子弹。)

路上,偶尔会有接送旅客的车辆经过,但都有保安人员护送,每辆车都像逃难一样疾驶,司机和乘客都希望尽快平安地驶过这段路。有一段时间,这条路上各种爆炸事件频发,导致乘车费用暴涨。据说,当时有一位西方人曾出700英镑的高价寻找去机场的出租车,但没有一个司机敢冒险。

在这条公路上巡逻的美军和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车队丝毫不能大意,司机们得一直警惕地注视着路边的动静,全副武装的士兵也是子弹上膛,准备随时向可疑目标开枪。

1、美军巡逻

美军在巴格达的武装巡逻,是空中和地面相结合的,空中有直升机、地面有装甲车和徒步巡逻小队,可以对整体和局部地区进行控制。在范围上,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区域内的巡逻;在兵力上,以小组为主。武装直升机两架一组,每架四个人,一前一后,相互策应。美军巡逻车队一般由三辆悍马军车组成,每辆车四个人,有时编有一辆六人装甲车。徒步巡逻队六人一组。车队和徒步巡逻队都配有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和总部随时保持联系。

行进在巴格达的美军装甲车

徒步巡逻队的士兵除全副武装外,每人还肩背一个容量两升的迷彩水袋,水袋上面有一个管子,别在前肩,管子上有一个吸嘴开关,在任何姿势下都能方便地把水吸到嘴里。每人还有必备的小手电、小本子和笔。美军巡逻车队最后一辆车的后面都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阿拉伯语和英语写着“不许靠近”的警告用语。如果跟在后面的民用车辆离美军车辆太近,或未得到美军的允许擅自向前闯,美军会举起红牌警告,如仍向前猛闯,便会遭到美军的枪击,造成车毁人亡。

如果美军巡逻队强行通过,就会一边加速行驶,一边朝天开枪,迫使旁边和前面的车辆让路。有一次,三辆伊拉克国民卫队的汽车在机场路遭到反美武装枪榴弹的袭击,燃起了大火,在附近巡逻的美军车队立即赶来救援,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跳下车,纷纷占据周围的有利地形,另外一部分美军则在车上警戒,以防发生新的袭击。后面跟随的数十辆伊拉克民用汽车纷纷从临时出口离开公路,疾驶而去。这种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在巴格达市中心通往巴格达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上演。

2004年12月3日,几辆美国承包商使用的越野吉普车在这条公路上遭到汽车炸弹的袭击,其中两辆汽车被炸翻在路中间。美军迅速封锁了周围地区,并派出两架直升机展开救援和搜捕行动。就在发生这次袭击事件的前一天,也是在同一地方,一支美军巡逻车队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几名美军士兵受重伤,两辆悍马军车被炸毁。对这两次袭击事件,驻伊拉克美军都没有公布伤亡数字,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刺激反美武装发动更多的袭击。

为了避免遭到袭击,美国国务院和英国外交部均发布命令,禁止其驻伊拉克外交官使用巴格达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为此,他们在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绿区乘直升机来往于巴格达国际机场。

2、死亡之路遍布全境

在伊拉克,类似的“死亡之路”还有好几条。比如,从巴格达往西连接约旦和叙利亚的公路也非常危险。这条公路要经过拉马迪和费卢杰等反美武装据点,许多利用这条公路进出伊拉克的外国人遭到反美武装人员的绑架,不少人惨遭杀害。

从巴格达向南前往卡尔巴拉和纳杰夫的公路也很不安全,因为途中要经过反美武装控制的“死亡三角地带”。在这里,活动频繁的主要是逊尼派武装和伊拉克前政权残余势力,许多外国人和什叶派人士经常在这里遭到伏击。

从巴格达往北前往北部石油重镇摩苏尔的公路也是动荡不安的。这条公路要经过萨马拉、提克里特和贝吉等反美武装据点,美军巡逻队、伊拉克国民卫队经常在此遭到袭击。土耳其驻伊拉克使馆武官的车队就在摩苏尔附近遭到伏击,武官和一名保安人员受伤。美国使馆的一辆车也在摩苏尔附近遭到袭击,造成四名人员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美国国务院的官员。

如今“死亡之路”遍布伊拉克全境,要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公路,恐怕只有靠运气了,所以对于来伊拉克的外国人来说,宁可多花一点儿钱坐飞机,也不愿走陆路,拿生命开玩笑。

3、保安公司何其多

美国军队2003年4月占领伊拉克后,私人保安公司随之蜂拥而入。随着伊拉克境内暴力活动愈演愈烈,保镖生意也越来越火爆。伊拉克的保镖又称“雇佣军”,成分复杂,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南非、哥伦比亚、智利、波兰、尼泊尔、印度、黎巴嫩等国,既有来自派驻军队和机构的国家,也有来自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大陆的专业保镖,还有来自伊拉克国内外的前军人和警察。据伊拉克内政部首席顾问阿德南·哈迪·阿萨迪估计,目前伊拉克全国大约有60家外国私人保安公司和40家本地公司,以平均每家公司500名雇员计算,保镖总数就达到了5万人。这几乎是驻伊拉克英军总数的5倍。

纪录片《透视内幕:伊拉克危险地带》讲述了伊拉克国际安保人员的惊险生活

“雇佣军”的用场颇多,除为美国政府、美英联军机构和伊拉克政府高级官员工作外,大部分保安公司主要是为驻伊拉克使馆等外交机构、商业部门和公司、大人物来访等外事活动,伊拉克公司或在伊拉克寻找商机的外国公司和承包商提供安全保护服务,以及为外国记者云集的新闻发布会提供安全保卫。

三、石油大国“闹油荒”

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生产大国,1998年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125亿桶,在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位居第三,但伊拉克还有大面积的土地没有勘探,如果加上没有勘探的,伊拉克的石油储藏量很可能居世界第一位。我接触过的许多伊拉克人都自豪地说,将来世界上最后一桶石油只能来自伊拉克。伊拉克一直享有“躺在油库上的国家”的美誉。在上了年纪的伊拉克人记忆中,老百姓很少为油而发愁,因为伊拉克从来就不缺石油。但战后的伊拉克人却要为用上平价气油而备受煎熬。

伊拉克在20世纪90年代成品油的价格便宜得出奇,那时候加满一车箱的油,花一个美元(当时1美元兑换2000多伊拉克第纳尔)多点就够了,便宜的油价引起了伊拉克周围邻国的羡慕和嫉妒。但2004年12月,伊拉克的成品油价格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每升1.5第纳尔涨到了50第纳尔。比照1美元兑换1460第纳尔的汇率,虽然油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50第纳尔1升的国家定价油在巴格达等地已是奇货可居。伊拉克加油站的高级含铅汽油每升50第纳尔,黑市价格则卖到400第纳尔。一周后,市场供油量再次减少,官价没有变动,但黑市价已飙升到每升1000第纳尔,是平价油的20倍,用不起高价油的司机只好去加油站门口的长队里睡觉排队。伊拉克政府为了缓解油荒,随后又实行加油单双号制度,车牌尾号是双数的在每星期二、四、六加油。许多人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眼看快轮到了,加油站也关门了,只好无奈地回家,因为即使在车里过夜,等到第二天一早加油,他的车牌号也加不了油。

伊拉克人排队购买汽油

由于缺油,很多油贩子走上巴格达街头,用各种塑料油桶在路边兜售黑市汽油,他们把高级汽油和普通汽油混装出售,每升可卖400第纳尔,价格比加油站的平价油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油不仅价高,油质也差,对汽车引擎的损害也大,但总比耗时排队好。暴利使得很多出租车司机干脆不拉客人,整天到加油站排队买油,然后转手倒卖,这样挣钱反而比拉客人要多。在等候加油的长队中,很多都是“不务正业”的出租车司机。

由于油贩子猖獗,民怨甚大,伊拉克临时政府又出台了一项规定,禁止油贩子私自上街卖油。伊拉克警察和美军一旦发现油贩子,可能会采取武力措施。如今,街上公开兜售的油贩子虽然少了,但怀揣半截可乐瓶当做漏斗的流动油贩子仍随处可见。

四、通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战后,在美国制定的伊拉克重建计划中,重建伊拉克通信网是首要任务。与其他重建工程相比,伊拉克的移动通信网络恢复得最快。现在人们在巴格达等城市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使用手机的人。但伊拉克朋友之间一旦提起手机通信业务,没有不摇头的。快捷方便本是移动通信业务的主要特点,但这在现实的伊拉克一点儿部显示不出来。特别是当你有急事急需与外界联系的时候,手机怎么也打不通,你说着急不着急?

伊拉克的通信设施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20多年来,数次战争的破坏、长达13年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通信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战火纷飞的巴格达

2003年3月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后,美国首先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为美英联军服务,同时兼顾伊拉克政府官员和驻伊拉克外交使团。伊拉克高官平均每人至少有一部手机,每个国家驻伊拉克使馆免费发给五部手机,免交话费,供使馆与美英联军和伊拉克政府联络时使用。但这种手机只限于在巴格达市内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在美国本土。也就是说,凡使用美国手机的,所有的通话信息都被美国监听,成为美国掌握和收集各方面情报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凡是谈到一些保密之事,连伊拉克人也不愿意使用美国手机。

为了满足伊拉克人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美国驻伊拉克当局同意在巴格达和伊拉克北部及南部分别建立三个互不兼容的独立的移动通信网络,由于用户大大超出网络本身的容量,线路拥挤,打十次电话,有九次不通,不是说无人接,就是号码不对,要么就是不在服务区,让你再等一等或重拨。大部分时间是,好不容易拨通了,但还没有说两句话就断了,没办法,只好再费劲重拨。这种情况,永无休止地重复着。

伊拉克移动通信不好用,主要原因:一是网络容量严重不足,需要大大增容扩容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网络营业公司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公司为了多赚钱,不愿再增加投入;二是伊拉克频繁停电,使有关设备受损,使用寿命缩短,故障概率增加;三是因军事行动,追捕反美武装,美军不定时进行屏蔽和干扰。

五、生活每天都是战斗

生活在巴格达的人,大家彼此面对着相同的危险,经历着相同的艰难岁月,彼此之间共同语言多,双方更易相互理解。

底格里斯河畔的曼苏尔饭店,曾经是风景宜人、游人娱乐休闲的好地方,但是随着反美武装暴力活动的升级和全面出击,离绿区不远的曼苏尔饭店也数度遇险。使馆人员每天看到饭店外面高高的水泥防爆墙、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饭厅和走廊里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黑洞洞的枪口、沉甸甸的防弹背心和头盔、饭店二楼凉台外面用沙包堆成的防御工事与打到饭店院子里的迫击炮弹和流弹,不时听到饭店上空直升机低飞的轰鸣声和附近爆炸声、枪炮声组成的战区“交响曲”。

除了恐怖活动猖獗外,巴格达还是严重的核污染区。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向伊拉克投掷了375吨贫铀弹,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南部地区。在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向巴格达地区投掷了2600多吨贫铀弹。这些贫铀弹给伊拉克造成了严重的核污染,严重污染了空气、水质、土壤、植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和深远的严重破坏,还会对人体造成长期潜在的危害。

投放在伊拉克的贫铀弹

战后,巴格达美军中不断有士兵患血液细菌感染病、皮肤溃烂、头痛、疲劳、气短、恶心、头晕、莫名其妙的腹部疼痛、关节痛,以及尿频、感冒发烧、心肺病、肝脾肿大,还有由于心理压力大造成的神经紊乱。战后,伊拉克人患各种癌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死胎、畸形儿越来越多。据伊拉克卫生部宣布,至2005年3月,伊拉克癌症患者超过14万,已有数万患者因患各种肿瘤死亡。据专家们估计,伊拉克肿瘤患者平均每年增加2.5万人以上。

由于长期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工作,精神压力大,神经高度紧张,极度焦虑与疲劳,加上饭菜品种单调,主要是胡萝卜、土豆、洋葱和羊肉,半年吃不到一点儿绿叶菜,饭店卫生条件又差,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馆员体质和免疫力普遍下降,馆员因个人体质和情况不同,身体亦有不同的反应和不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神经系统受影响。紧张、焦虑、失眠、神经衰弱、头疼头晕恶心。总怕做不好工作,总怕发生意外,一些人出现强迫症的症状。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视力减弱,眼睛干涩胀痛,视力模糊不清,还伴有耳鸣。第一批武警回国后到北大三院检查,发现视力退化了20年,而且眼睛中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有人还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抽搐、震颤。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紊乱。有人血、尿部分指标不正常,关节痛,有的脚趾、手指关节痛,有的部分肢体麻木,表皮麻痹,变粗变黑。大部分人泌尿系统有炎症,有的不出汗,有的虚汗很多。有人喝水很多,但尿很少,且色黄有味。有人尿频、尿急、尿痛、尿少而且排尿费劲,个别人尿血、眼皮浮肿。

皮肤病。大部分人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红斑、水疱、脓疮,又痛又痒,严重时自行溃烂,流水流脓,而且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夏季巴格达酷暑高温,用不清洁的自来水洗澡时更是疼痛难忍。

莫名的高烧。许多人都发过烧,最高的是39.4摄氏度,最多的已发烧四次,最长的打五天吊针才退烧,有人头爆炸似的疼,有人胃针扎般痛,浑身关节、神经、肌肉疼痛难忍,退烧后两周还浑身无力,走路像踩棉花似的。商务参赞王国强和警卫队长娄益庆身体原本都不错,到伊拉克才三四个月,突然高烧不退。伊拉克缺医少药,看病非常不便,我们只好打越洋电话向国内医生咨询吃药,一种药不行,再换另一种,拔火罐、扎针、放血,各种办法都用了,折腾了一个礼拜,高烧才好不容易退了下来。

吃饭要全副武装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都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实情。曼苏尔饭店的客人,除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人员外,主要是美国CBS电视台和法新社的工作人员以及南非一家保安公司的雇员,大部分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全副武装,甚至连饭店的工作人员都身带短枪以备不测,这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武器走火的概率。由于安全无保障,不少人连就餐时也要全副武装,如同在战场一般。吃饭时经常有人把冲锋枪和钢盔放在邻桌上,当熙熙攘攘的自助餐厅挤满身着防弹背心、扛着长枪、腰挂短枪的就餐者时,这里更像军营、靶场。

战后的伊拉克边防形同虚设,各种变质伪劣及有害食品充斥市场。现时的伊拉克尚无食品安全和卫生检疫机制,市场上的食品和蔬菜安全无保障。饭店负责给我们采购,每周一次,采购的品种十分单调,质量无保证。每到周末时,所提供的蔬菜蔫瘪瘪的。国内未派厨师前,我们只能吃阿拉伯饭,餐厅里的饭菜,早中晚三餐,永远千篇一律,而且是用污染的自来水烹饪。西方国家的外交机构都是从第三国釆购食品和饮料。对于来自饮食王国的中国人来说,每天吃土豆,西红柿、牛羊肉、胡萝卜之类的阿拉伯饭菜,一年有大部分时间吃不到绿叶菜,时间长了,单调无味的饭菜实在不好受。最让人头疼的是餐具和生活用水不干净,因此,经常引发肚疼、肚胀、肚泄。于是,从不吃生大蒜的人,也将大蒜作为每餐必吃的食品。由于水和当地的食品受到污染,食品又太单调,缺少维生素,使馆人员经常牙床肿痛,生红痘、水疱、脓包,奇痒无比,苦不堪言。

居所空气重度污染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曼苏尔饭店的后院紧靠底格里斯河的西岸,院里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本应空气清新,但如今经常因为饭店附近炸弹爆炸、汽车轮胎焚烧、垃圾焚烧、发电机冒出浓烟而充满呛人的味道。在国内我有打开窗户通风透气的习惯,但在饭店每天早上打开门窗,一股剌鼻的酸味便会迎面扑来。在室内,空气质量测试仪也会长时间显示重度污染的红色警戒。

水质安全难以保障。水箱多年没有清洗,水浑浊有异味,水中有不少杂物和有害物,加之水管老化,每次停电来电后,打开水龙头,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黄泥汤,白衬衣洗过几次以后就变黄了。

伊拉克人每天都在使用被污染的水,这将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巴格达,还有一样东西是必备的,那就是手电筒。巴格达电力设施频遭破坏,电力供应非常紧张。许多地区经常是一天只供一两个小时的电,剩下的时间,只能由各家想办法。在巴格达,如果有一天不停电,那才是重大新闻。因此,卖发电机和维修发电机的生意火爆。饭店自备的发电机,在例行停电时会自动启动,但由于电压经常不稳,影响生活和工作。有时发电机因为不堪重负,每隔几小时就要“罢工”一次,这时手电筒也就成为馆员寻找光明的必备品。

通过大使先生的回忆录,在文字中感受巴格达的战争、动乱、危险与苦难,反观当下的安全与快乐,切身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