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成长励志哲思

行走在消逝中(十)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21人  兰希子

城里的月光

      1995年的9月,梅子第一次跟着父母进了县城的一中,一所大家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梅子用四年初中生涯,终于挤进来了。

    第一次见到城里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和车来车往,跟自己的小村庄如此不一样,城里人穿着光鲜亮丽,他们脸上明显有些优越感,却也让梅子觉得难以靠近,梅子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校园和同学,梅子开始不安,她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该如何面对。

        父母帮梅子报名,领了棉被床单等生活用品,又领了书本,带她去寝室安顿下来,就准备回老家了。梅子几乎是要哭了,她想要母亲留下来可她开不了口,她也怕同学笑话她,就那么一声不吭极力忍着,眼睁睁看着父母回家了。母亲给她买了饭票给了零花钱,接下来梅子只能等国庆节放假才能回家了。

      就在梅子不知所措时,一个身材娇小,活泼俏皮的女生过来跟梅子聊天,相互介绍后,梅子知道她叫橘子,橘子跟她说有不懂的可以问她,两人老家隔得不算远,梅子总算有点安全感了。同寝室有十二个女生,很快大家都相互认识,气氛也很好,躺在床上的梅子,第一次被一种陌生又新鲜的感觉包围着,她在想外面的月亮应该也照在老家吧,父母会不会对着月亮在念叨自己呢?

    高中生活繁忙而紧张,每一天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早餐很多同学都是买来坐教室边看书边吃的,梅子的同桌红红,从来坐教室里啃着馒头喝点开水,梅子从不吃馒头,她觉得没有味道,她不明白红红是怎么百吃不腻的。她开始想念妈妈包的饺子的味道,她想念老家饭菜的味道,城里的饭菜虽然花样很多,但梅子吃着总也觉得少了点什么,想起在老家,大家端着饭碗或坐或蹲着,边吃边说笑,所有的劳累都很快消失,梅子突然很怀念那样的场景了。

      同学都很努力成绩都很优秀,很快梅子感觉自己有些吃力了,数学物理依然让她觉得云里雾里,问同学大家都很忙,问老师她不敢。满嘴市区口音的物理老师似乎很不喜欢她们这些乡下来的丫头,言语中总有几分嘲笑,让梅子心里敢怒不敢言。对于她这样吃力的学生,老师没有关心反而嘲笑,梅子突然觉得还是自己小学初中老师和蔼可亲多了,他们可没这样对待过自己。这样想着梅子就很伤感,甚至有几次考差了她就偷偷哭了。有心事的晚上,梅子一个人在寝室门口看天空,有时对着月亮发呆,城里的月光似乎没有家乡的明亮了,梅子好想念父老乡亲,想念村庄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寸土地。

    城里的求学生活艰苦,压力更大,梅子用尽力气去学习,可当第一次考试排名出来她发现自己班级快三十了,有些伤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包围着她,她知道自己可能接下去会更吃力,老师们都很优秀,同学们思维敏捷,只有她似乎总是反应慢半拍,她感觉自己就像在跑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很想停下却又无法停下,在人群中逐渐找不到自己了。

      等到第一学期结束时,梅子成绩已经到五十名开外了,班级一共七十多个同学,回家过年的梅子,愧疚得想哭,她拒绝穿母亲为她新买的大衣,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父老乡亲,她对城里的生活也有了莫名其妙的恐慌。老师同学都发现,梅子开始偷偷跑回家哪怕知道只有周日下午半天假,她有时都会跑回老家,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避学习的压力还是舍不得乡村的安逸。

      和梅子一同离开村庄的还有一个堂弟,只比她小一个多月,小时候两家还差点交换了他们,堂弟上面有两个哥哥,梅子当年出生不受待见,两家本打算互换,后来终究没成。堂弟在城里生活跟梅子一样省吃俭用,他一个男孩子经常还吃不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一次考试后,梅子父亲带他们两个在外面吃饭,点了一大碗红烧肉,吃得两个人满嘴流油,无比满足。正在长身体的他们好久没吃这么大碗的肉了,吃完后,梅子清楚记得堂弟回校路上一直回味那肉的味道,说从没吃这么饱这么好吃的肉了,说得两个年轻人都有些心酸了。多年后,堂弟去深圳闯荡,开着大奔回乡,有了自己的公司。可他回家只是为了吃上一口家乡菜,每天母亲给他送自家种的菜,他都无比感激,送来了城里买来的零食回馈,他还是无限感慨的说这农村地里的菜为什么这么好吃啊,一样的菜一样的肉为何城里的一点味道没有,这里的却让人吃得停不下筷?这个问题母亲无法回答他,于是母亲把这个问题转告给梅子,在浙江的梅子笑了笑,她不知该怎么回答,她跟母亲提起了当年那碗肉的故事,菜还是那个菜,肉还是那样的肉,人还是那个人,到底是心态变了还是我们的胃变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所有的努力奋斗,远离贫困的家乡,是否只是为了有一天以旁观者的心态重新感受她的可贵之处呢?那么如果我们不曾奋斗挣脱她的怀抱,我们是否会赞美每一棵菜呢?我们还能吃出其中美味吗?

    每一段路我们都很认真的走过,我们的青春充满汗水和苦涩,在远离村庄的每一步里,我们都曾那么坚定执着。村庄逐渐甩在我们身后,逐渐模糊消失对她的记忆,可谁承想,多年后那些花草树木竟如此清晰出现在脑海,仿佛从未远离,到底是谁曾离开过谁的怀抱?从城里背着行囊回乡的我们,还是村庄里当年那个执着的孩子吗?我们真的能够像从前一样看着村庄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条溪,找到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吗?

行走在消逝中(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