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引”少“给”,成全学生

2024-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伊人微语

      昨天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课上得中规中矩,环节流畅,识字、写字、理解课文都落实得很到位,感觉非常扎实。

      但是,从整节课来看,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按现在的说法,叫做老师“投喂”太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

      下面列举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在导入课题以后,老师便引导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意思,她先是出示了“亡”的四个义项,让学生从中选取一个符合这个成语中“亡”的意思,孩子们马上就选取了那个最准确的义项:“丢失”。接着,老师又如法炮制,出示了“牢”的三个义项让学生选择,孩子们也很快选出了正确的义项,然后老师让学生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算是解释了课题。

      我以为,这个环节实在属于有些画蛇添足。首先,作为二年级学生,相信大部分孩子都听过“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基本上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所以引导他们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这一点从他们能马上准确无误地选择两个字的义项就可以看出来。其次,即使孩子们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在开课伊始就让孩子们通过选择词语的义项来理解课题的意思,确实有“投喂”的感觉,孩子们尚未阅读故事,了解内容,即引导他们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显然不太合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们了解了故事内容以后,来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再来理解“亡”和“牢”的意思,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片段二:

      在养羊人第二次丢羊以后,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他后悔的心情,为了帮助孩子积累词语,老师直接出示了“后悔不已”“悔不当初”“后悔莫及”三个成语,让学生朗读积累。

      我以为,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阅读体验,完全有可能说出这几个表示后悔心情的成语,甚至还可能有孩子能想到与老师给出的成语不一样的成语,而老师这样直接给出成语,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已知,完全是凭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认为他们说不出来,或者干脆就为了省事,直接“投喂”,但是教学本就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从已知向未知探索、追寻的过程,不了解学生的已知,自然会对学生的未知认识不够,从而让自己的教学无法做到有的放矢,或者事倍功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