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人性、心理东方国学杂志+新媒体平台征稿国学与传统文化

国学到底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喜欢国学吗?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78人  东方国学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的不是传统国学,而是那些年纪稍长的人借着传统文化之名,行控制说教绑架之实!

我身边有很多小伙伴喜欢书法,喜欢古典乐器,喜欢水墨画,甚至喜欢打太极和传统武术套路的,每天都认真领悟、练习,进境相当之快。

所谓的国学需要细细品味,我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必须要限!定!范!围!

国学,是我中华国故之学,内容庞杂无比,你可以说他博大精深,亦可言其良莠不齐。像琴棋书画这些需要长时间练习的,自然是急不得,需要耐下性子切磋琢磨,慢慢体悟。

但是像读书义理、接人待物、心胸气度这种事,是不分快慢的。也恰恰在这一点上,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以此评判年轻人的不当行为云云。

为什么我说这种事不分快慢?

因为,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实际经历来打磨的。所以思想和气度这方面提升,与年龄无关,与经历的密度有关!

什么叫经历的密度?我举个例子,网上有这么一句话:你是过了365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如果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在一年里经历了别人十年才经历到的跌宕起伏,那么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身上呈现出的,必定不弱于一个三十岁的中年人。这,就是经历的密度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经历密度的事?因为年轻人不喜欢国学这种问题,根本就是年长的人的错觉。

国学,最初的提出,是相比较于西学。民国时期西学东渐趋势大盛,为了维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与特色,才有了国学一说。所以说到底,国学就是我中华文化之学。

所以!国学并不是哪代人规定的体系性学说,而是常随我华夏之人生活日常的文化根脉!是那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和深层文化心理!

学国学?如果把国学定义为学科,那么现在国内的情况就是,根本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国学。如果把国学定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特点,那么我们每天为人处世,经历各种世间之事,就是在学国学!

国学不是几个长袍大叔规定的死规矩,更不是大叔大婶们用来控制子女下属、邻居小孩的手段,而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原因!

虽然上文中,我发了那么多的牢骚,吐槽了那么多被年长之人制约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我辈青年正处于朝气蓬勃之时,努力是我们的天职,吃苦是我们的必修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的座右铭。所以我们只有多经历,多见识,提高自己的经历密度,方能尽快造就自己的能力、思想与气质,尽快的成长起来。

因为,而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前提是在实力上和对方旗鼓相当。

大叔大婶们也年轻过,年轻人终有一天也会变成大叔大婶,不同的年龄就会有不同的气质和追求,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气质的人群,所以只有学不会平等待人的人,才会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