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故事@IT·互联网

邵逸夫:闯荡南洋三十年

2018-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e12644a39aa7

1926年,19岁的邵逸夫中学毕业不久,正在北京游玩,兄长的一封电报传来了,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邵逸夫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商海生涯。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是商人邵行银的第六个子女,旧上海人称为“邵老六”,家里开着一家名叫“锦泰昌”的染料作坊,在当时的上海小有名气,不过当他长大时,家道慢慢中落了。

这时,毕业于当时著名的神州大学法律专业的长子邵仁杰承担起了复兴家业的重担。凭借着勤奋,聪明和敏锐的商业嗅觉,1924年邵仁杰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闯入了当时尚属于草创阶段的中国电影业,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当时尚在中学读书的邵仁楞,就加入了天一公司,从打杂跑腿做起,几乎跑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因为热爱又肯钻研,两年下来,很快把从摄影、编剧、剪辑,制片到导演的各个电影环节都学了个遍。

后来,大哥邵仁杰从陶渊明的诗篇中获得启发,分别为自己和弟弟们取了别号:自己号醉翁,二哥号邨人,三哥号山客,作为老六的邵仁楞号逸夫。“邵逸夫”这个传奇的名字就此诞生。

在天一公司公司,老大邵醉翁做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做编辑兼财务,老三邵山客做发行,邵逸夫做摄影和业务,兄弟四人齐心协力,发挥所长,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新片。

后来,受到当时上海电影业巨头“明星”公司牵头组织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的联合封杀,当时还是个家庭作坊式的天一公司,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压力重重,本地业务大幅度萎缩。

为了另辟蹊径,以退为进,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老大邵醉翁打算派三弟邵山客远下华人聚集南洋,在南洋设立新的基地,万一在上海的市场做不下去了,也不至于全盘皆输。

南洋一带华人众多,并且背井离乡,远离故国的华侨们都有着深切的思乡之情,初到南洋新加坡的邵山客很快就取得了突破,带来的几部国产影片在此大受欢迎,一时爆棚,打开了局面,电影市场前景似乎一片大好。

这时候,忙到不可开交的邵山客,急需人手支援,希望六第邵逸夫过来帮忙,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经过认真思考,邵逸夫毅然决然放弃了学业,远赴南洋,协助三哥开拓电影市场。经过数日的漂泊,邵逸夫抵达了新加坡,当时东南亚最繁华的港口城市之一。

为了在当地站稳脚跟,当时兄弟两人身兼数职,既是老板,场工,放映员,还是司机,杂役等等。每天早起便起,清扫场地,搭好帐篷,走街串巷的张贴电影放映海报,从大早上一直放映到深夜,送走最后一批观众,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

他们开着一辆小型旧货车改装的流动放映车,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过着吉普赛人式的“流浪”生活,穿梭于马来群岛的各市镇、乡村、园林、矿场和街头,在举目无亲的南洋巡回放映电影。

凭借着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终于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四年后,邵山客和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他们电影事业越来越红火了,也在此站稳了脚跟。

到了1957年,“邵氏兄弟”在南洋整整耕耘了30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拥有了百余家电影院和十多座大型游乐园,事业蒸蒸日上,在东南亚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也是在这一年的秋天,总部早已搬迁到香港的“天一影片公司”(后来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事业却逐渐下滑,并且大哥邵醉翁,二哥邵邨人逐渐心生退意,淡出了电影行业。

于是邵逸夫告别了合作多年的三哥,从新加坡移师香港,来主持大局,这一年,邵逸夫刚好50岁。

数年后,邵逸夫将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打造成了“东方好莱坞”,创建了一个日后驰名世界的媒体和电影王国,开辟了华语影视的新纪元。

上面的情节故事来自王国宇和牟家和合著的《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

这本书精选了11位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企业家,全景展现这些商业大亨们的商海沉浮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也深刻地解析了这些华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睿智果断、践踏实地、坚韧不屈、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中既有我们所熟知的李嘉诚,邵逸夫,王永庆,霍英东等人,还有或许不太为大众所知的林绍良,林梧桐,郭鹤年等低调大亨。书中没有空洞的口号和说教,也没有粗线条的泛泛而谈,而是一个个充满细节和画面感的故事,在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下,不知不觉地展现出他们的人格魅力,商业智慧和强大坚韧的精神力量。

商业风口时常变幻,时代潮流也变动不居,但这些老一辈的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毅力、果断和坚强的品质和面对着重重磨难时无所畏惧和永不服输的信念,却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穿越几十年的岁月,他们的故事依然感动和震撼我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林绍良、李嘉诚、何鸿燊、包玉刚、郭鹤年、邵逸夫、王永庆、霍英东、郑裕彤.......,这些的名字不仅留在各自的时代,同时也是无数创业者在拼搏奋斗道路上的力量源泉,如同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在书中的感叹:“每每想起了这些了不起的华人企业家和他们传奇的人生经历,我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都不仅是因为资质过人或者上天眷顾,更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打拼出来的。

读《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透过笼罩在他们名字他们的光环,看光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更能领域到人生和成功的真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