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视野,做世界人

2022-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尘世知行者

迭代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过往的自己是傻逼的过程。

不停的突破,提升认知,关键是:自己不能欺骗自己,学到更高明的方法,发现更广阔的角度,有了更清晰的视线,就会无法忍受过去的陈旧腐朽。 

大脑腐朽是最可怕的事情,没有之一。

我曾做过一个统计总结工作,就是把古今中外、每个时代、各个领域的贤人放在一起去分析,各有各的历史机遇和成功路径,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都在不停的历练学习,或者从书本上学习,或者从师长同伴处学习,又或者从亲身经历中学习,而即便是这些闪耀人类的贤才,如果停止学习迭代,也是他们开始犯错、跌落神坛、被淘汰的开始,政治、军事、文化、科学,各个领域,绝无例外。

那正是从这个历史一年之久的大统计工作之后,我才把“永远进化”当做人生支柱的。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灵长,就是因为不论东西、何种文明,都在实施教化大道,奉行学习之道,万古不易,学习才是真真正正的万世根基。

往大看,站到大历史、大文明的尺度,把到现在依然一脉相承的先秦思想、和历朝历代那些真正治国有成的明君、名相、名臣放在一起分析、衡量,能发现什么?

那些贤君、名臣并不是照搬按照儒家、法家等仁政礼乐来治国,而且他们还都有过相当大的成功。

先秦的思想只以商朝、周朝等少数朝代为样本,不管是组织规模还是技术模式,这个尺度、还有样本量实在是太小。

如果总结周朝获胜的原因,我们可以分析周朝的制度还有分封天下的规范,那都是姬姓贵族以及少数立有大功的人,后来技术发展、人口增长,原本合适的方法还能适用吗?

事实上春秋战国之所以百家争鸣,就是因为诸子先贤在从不同角度积极探索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协作方式。

我们把历史想象成横在眼前有刻度的尺子,就会发现,在西周时期,礼乐如煌煌大日,照亮西周所有的刻度,周公之所以名震千古,就是这套礼乐制度是当时最适合的,但是到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尺子延伸,礼乐制度并没有变,它并没有变弱,只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儒家、墨家、法家等更适合时代的模式,在大争之世比礼乐更高效百倍千倍!

春秋时期的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礼乐的光芒,但春秋战国最光辉的存在,是儒、墨显学,战国时期是法家、兵家,这个时候应该去吸收先进思想的精华,而不是愚蠢地去死守礼乐陈腐。

那么,千年以降,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和协作方式是正确的?

先贤思想依然很伟大,千百年间,依然能照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思想,我们虽然依旧沐浴在传承文化的光辉下,但我们每一个人,已经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拥有了更高的见识和眼界!

而在不久的未来,在人类历史的刻度尺上,必然会出现比现有文化传承更绚烂、更光芒的新思想,而那时候的人类,依旧有先贤思想的精华,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比现在更光辉!

礼乐没错,仁政没有错,儒家没有错,法家、兵家都没错,它们都是某一个时代最光辉的存在,但是,不同量级的规模有不同的协作方式,如果我们永远留恋过往曾经的辉煌,不去追寻或创造新的制度,那一定错了,事实上,在时代巨轮前,没有什么陈旧有抵挡之力。

这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真正逻辑。

我们要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和先辈一样的错误,哪怕用刀把这种错误割掉,哪怕鲜血淋漓,我们也应该去做!

不然,当先贤陈旧错误的巨瘤不断增多,总有一天会吞噬我们的身体,一起灭亡!

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心胸更宏阔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