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 之 第七讲 天机之孙悟空原型即是
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道教同学社
下面看一段原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这一段就是说,有那么一天,在当时那个时候。因为惠能天天打柴,这一天呢就机缘巧合,他遇到一个买柴的客人说:“这些柴我都要了,帮我送到我的客店去”,惠能就收下了他的铜钱,然后把所有的柴扛在背上,和他一起,到他的客店去。进门之后呢,就看到另外的一个人在那里诵经。
过去古代的人比较喜欢摇头晃脑的来读那些经典,读那些书籍,是一种吟诵,我们现在的人已经没有这个习惯了。
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就是说惠能听到客人在那念经他马上就听懂了,领悟了,知道了,明白了,就这个意思,心就开悟了,忽然明白了。他心里面很激动,因为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经典,他感觉很高兴、很激动,马上就问:“客诵何经?”请问老师你现在读的是什么经典呢?那个客人就告诉他:“我这一部经典叫做《金刚经》”。惠能又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意思是你这个金刚经是从哪里来的呢?客人回答他:“有一个黄梅县,那里一个寺庙,那个寺庙有一个祖师在,他手下的门人、弟子有一千多,我曾经到他那个寺庙去做礼拜的时候,听到这个经很好,就把它请回来了。有空的时候每天念一念,就可以成佛。”而那个弘忍也经常劝所有的人,有空的时候抄写也可以、读诵也可以,就是这个《金刚经》。慧能一听,就觉得有缘,很想去五祖那里学习,说:要去学习。然后这个客人就跟他聊天,聊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惠能很贫寒,而且还有个老母亲。客人就说:“你把这个银子拿去十两”。当时的十两银子,是很厉害的,一般的人可能一年就赚十两银子,他相当于给他了一年的那个费用,让他拿回去给他老母亲,准备一些粮食和衣物,然后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参拜弘忍,参拜这个五祖。
这一段就是慧能自述讲出他的来历。说到这里,其实六祖惠能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故事,一些有趣的来历。我们早就知道《西游记》,《西游记》里面有一个美猴王--孙悟空。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找了很多理由来说这个孙悟空的原型是什么什么:有说是印度的一个神猴,有说是中国一个湖里面的妖怪。这些人啊,因为他是外行,他对修道完全不懂,他们看问题还喜欢看表面,就是一种“以貌取人”。过去不是有句话吗,叫作“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以貌相”,你不要觉得好像写孙悟空,那原型就一定是个猴子,其实不然,孙悟空真正的原型就是惠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问题应该是要看到它的灵魂,看到它最深层要表达的意思,看清那个作者究竟要表达的内涵以及写孙悟空的目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惠能是孙悟空呢?因为惠能他所学、所表达的,在《六祖坛经》里就是悟空啊,就是他悟到了这个空性,佛教里面讲的空性,被那个六祖悟到了,开悟了,领悟了,明白了,所以他的偈子叫作“菩提本无树”,这个菩提,是印度一棵树的名称。慧能认为这个菩提根本就不是一棵树,本来就没有树嘛,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过程,它生长之前的不是树,他死后呢,枯萎之后也不是树,所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说这个镜子,一面镜子,古代的镜子,用铜做的,他也不是一个台子,也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表象。“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这个只不过是生发出来的,就是《道德经》里面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我们看到这个菩提树也好,这个镜子也好,它都是道生出来的,三生万物的时候,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意思?道,就是我们整个宇宙的本源;道生一,一就是那个无极--无极图;然后一生二,二就是那个太极图阴阳,阴阳就是二,两面:阴一面、阳一面。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天、地、人三才,划分了天、地,还有人;然后三生万物。但是如果我去追本寻源,悟空嘛,要去寻找源头,源头就是还没有这些东西,还没有存在、不存在,在“道”的层面上,那就是悟空,所以说叫孙悟空。又由于惠能那个地方的人长相不太英俊、不太潇洒。因为在古代,唐朝的时候,岭南一带应该是属于未开化的地方,有点像原始人一样的,如果是原始人的话,那就像一个猴子,像一个猿猴,所以说《西游记》孙悟空是影射的这一点,影射的他的来历。孙悟空来的地方——花果山,水帘洞,其实慧能来的地方就是岭南,就是一个还未开发的地方,还是一个不太文明,比较野蛮的地方吧,大概就这个意思。
所以说孙悟空他的原型就是惠能,先有惠能才有悟空。而孙悟空为什么学会了筋斗云呢?其实筋斗云就是跑得快,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个惠能后来就是跑得很快的,他学到了五祖给他的传法之后就悄悄的走掉了,然后他的这些师兄弟追杀他,想把他杀掉,抢他的那个衣钵,但是没有办到呀,所有的师兄弟都没有抢到他的衣钵,也没有追到他,就说明他跑的快呀,筋斗云影射他这一点,早就无影无踪了。所以说孙悟空的筋斗云影射、暗示的就是惠能跑得快。逃跑之后,在猎人队里呆了15年,通过这一个真实的经历,他就保护了自己。
72变又影射什么呐?因为惠能吸收了道家的精华——阴阳学说,他创立了36辩。惠能告诉他的弟子们,将来面对很多很多这个世界上的责罚,比如有人来问你、来刁难你、你怎么回答他,他就做了36辩,辩论的辩。这个36辩的辩论,用的就是道家的精华——阴阳学说,即是只要对方来的是阴,你就是阳,对方来的是阳,你就是阴,这是阴阳学。打个比喻,别人说白天你就说黑夜,别人说黑夜你就说白天;别人说男,你就说女,别人说女,你就说男,大概就这个意思。那么大家想过没有,36个问和答就是阴阳两面,就是36个阴,36个阳,你把36个阴和36个阳加在一起,那就是72辩。这个不是变化的变,是辩论的辩。
72变,变化的变,是身体变成72种,它就影射惠能36辩的阴阳两面,加起来就是72辩,虽然它不是身体的变化,但它是思想的变化。惠能发明的这个“36种辩论方法”,通过道家学说,阴阳两面,太极图,一个道理,只不过这是思想的变化。就是随便你用什么思想来刁难他,来问他,他都可以用阴阳法则,用道家最精华的太极图来回答你,你就把他没办法,你就把他打不败。
这个孙悟空其实就是惠能。孙悟空的头非常坚硬,你看《西游记》里面,拿大刀也砍不烂,用那个雷劈也劈不动,这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六祖坛经》有一个故事:惠能后来在讲经说法之后,有一个杀手,就是他的师兄弟里面从北方派了一个杀手,在他晚上打坐的时候,就偷偷的拿上一把大刀来杀他。惠能说了一句话:“我上一世欠了你的钱,但是没有欠你的命,你把我杀不死”。最后,那个杀手用刀去砍他的头,结果那个刀都被砍弯了、砍坏了,惠能的头还好好的长在他自己头上。这个就是暗示孙悟空刀枪不入,那个头非常坚硬,铜头铁臂,你去看《六祖坛经》就知道就这么一个小故事,所以说这个孙悟空就是惠能。不要看它表面现象,它里面隐藏很多东西。
孙悟空为什么开始拜道家的祖师学神仙,然后慢慢到如来佛那里呐,这个原型也是惠能。惠能也是这样的,也是穿上袈裟,说的是佛法,其实他真正的那个灵魂是道法。为什么灵魂是道法?因为佛法在起点上是苦的,苦海,是苦,而六祖的这个法门叫作“顿教法门”,禅宗,它面对这个世界,看法完全不一样,这是道家的看法,是逍遥自在的,是甜的、是美的,每个地方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很美好的,这么一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