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想心情随笔杂文随笔精选录

叛逆与媚俗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酸酱缸笔记

提到媚俗,很多人会想到米兰·昆德拉和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事实上这里“媚俗”的翻译并不十分贴切,反倒不如用音译的“刻奇”(kitsch,就是自媚的意思)。而这里我要讲的的媚俗是我们熟知的中文语境下的媚俗,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媚俗是一种迎合世俗、缺乏独立思想、随波逐流的表现。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是有些宽泛、难以界定的,到底什么才是“世俗”,什么才是“独立的思想”?这些都是很难说清楚的。比如一个年轻人追逐时尚,这属于媚俗么?要是他/她真的觉得很美呢?我认为一个人追求他/她认为美的东西并不属于“媚俗”。

界定媚俗与否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为了迎合大众而有了违背了自己内心的行为。比如说我觉得那个东西很美,所以去追求它,这不是媚俗。而倘若本来我并没有多喜欢,但是身边的人都喜欢,所以我也要去追求它,这就是媚俗。媚俗就是一种从众心理,是对有形或无形的权威的顺从。人都是软弱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的认同,害怕被孤立。把我们放在一个环境中,倘若周围的人都做一样的事、说一样的话,那我们自然而然地也会跟着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并且觉得理所当然,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对周围环境的顺从。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境”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因为倘若“环境”是向外开放的,那么它对个人的约束力就十分有限了。打个比方说,让一个城里人去农村住一段时间,他仍然会保留城里人的生活习惯,因为农村这个环境对他来说是暂时的,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离开,所以环境对他没有约束力。那么再比如,倘若把一个城里人永远地扔到农村里,像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他还会依然保持城里人的生活习惯而不去融入周围的生活么?显然不会的,因为这个时候农村这个环境对他来说就是封闭的了,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学着融入周围的环境。

实际上,很多常见的洗脑术都会人为地为你制造一个封闭的环境,比如我们熟知的传销,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探讨。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封闭的。比如我们的社交圈子,实际上就是那一批人,这些人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那么看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样,我们工作的地方也不可避免的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压抑自己的个性。换句话说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不得不经常伪装自己,说一些讨巧的话,做一些讨巧的事,以使自己显得合群,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觉得有安全感。这就是媚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媚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一样,毕竟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

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媚俗即代表着牺牲一部分自我,这是对我们个体独立性的一种损伤。一个人倘若一味地媚俗,去迎合身边的环境,那么随着时间的累积,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当一个人被放在一个新鲜的环境里,他首先会去观察周围人的说话行为方式。紧接着,为了不使自己显得那么不合群,他会有意无意地去做同样的事,用同样的方式说话。而这样久了,他慢慢地就会接受这套价值观,并且不会去怀疑。而人一旦接受了一个价值观,就会用这个价值观去衡量别人,对于不同价值观的人就会产生敌意,甚至大打出手。这个时候,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成了这个环境的“卫道者”,而这一切转变常常都是潜移默化、难以发觉的。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里说:“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去迎合周围的环境,以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并因此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这就是环境给我们的“礼物”,然而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那个独立的自我。要知道,当我们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要想保持独立是多么难!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媚俗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那么不媚俗就会显得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会被孤立、被攻击。

我们说媚俗就是对周围环境的顺从,那么叛逆就是面对外在的压力时能够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我们日常的语境里,“叛逆”通常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青春期似的叛逆。所谓青春期式的叛逆,就是年轻人对事情还缺乏全面的认知,对于家长或其他长辈的话没有理由的反叛,你这样说,他就偏那样。他们同样也不十分清楚这个叛逆所带来的后果,所以给人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感觉。我这里用了“叛逆”这个词,但是想要表达的却是不完全一样的意思。在这里,叛逆就是不媚俗,就是那种在已经感受到外在环境所给予的压力的时候,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去刻意讨好奉迎他人,这就类似于古人所说的“风骨”。

所以,叛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事情有着全面的认知,倘若对事物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当把你放在一个环境里,你只能随波逐流,顺服权威。然而,想要看清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事物会变得有蛊惑性,我们一旦放松警惕,就很容易被同化,所以经常的自我反思就显得那么重要。这样的看见或许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会帮助我们与环境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那样热情而盲目。

在对事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之后,通常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其一就是迎合,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媚俗。其二是依然保持自我的观点,虽不迎合,也不反驳。其三,就是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敢于与他人争辩。这里面,第二第三种选择其实都是叛逆,只不过一种温和,一种更为激进。因为看见,所以懂得所做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虽然知道代价,但仍然坚持,这就是勇气。所以说,叛逆还需要我们的自信和一颗强大的内心。

通常来说,环境对我们的期待是要我们媚俗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集体的和谐。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环境又需要我们的叛逆来不断地自我更新。我们对叛逆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叛逆是情商低下的表现。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试想一下,媚俗虽然讨喜,但是却会让人变得平庸。叛逆的人并非不能选择媚俗,只是在他的心里有着更高的诉求。叛逆,也许会让我们被孤立,却也会让我们更加具有个人魅力,甚至会给环境带来有益的冲击。而当你选择叛逆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独行,因为在你看清楚一件事之前,早有其他人已经看得通透。叛逆,就意味着改变的可能,叛逆,在一定程度上又意味着活力和创造力。试想一下,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进步,不都是这些叛逆的人、敢于坚持自己的人所推动的么?所以,叛逆,应该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

我这么说并不是鼓吹叛逆,在前面我们已经强调了叛逆的前提是要对事物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抛开这个前提条件,叛逆就是纯粹的情感发泄,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还要明白叛逆所要付出的代价,倘若这个代价是我们无法承受的,那么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去迎合环境。此外,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尖酸刻薄。我们在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意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温柔并且坚定,不要言语中伤,不要太具有攻击性。再次,坚持自我也不能够因此就有了优越感,把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因为我们对环境的认识都有着一定的局限,骄傲会让人变得盲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要知道叛逆并不是终点,叛逆或许是新的媚俗的开始,所以人要常常自省,心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更新,不要把自己困在一种思想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