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相重,亦称“重九”

2022-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珍哩小仙儿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啥要叫重阳呢?话说古人特别信奉一本八卦作品——《周易》,(当然并不只是算卦的)书中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就代表阳,九月初九,两阳重合在一起,所以就叫重阳。

另外,因为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奇数,代表极阳,这一天阳气最盛,之后就由盛转衰。所以九月初九,又是一个——阳顶天!

古人觉得“物不可极,极则反”,意思就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加上秋冬交际,气温突然下降。人们很容易感染风寒,所以大家都开始害怕过重阳。

到了后来,有个找到了破解之法的组织,这就是道教。

在道教看来,这一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越高的地方,清气质量越高。要想摆脱水逆,得呼吸新鲜空气,这就是登高了。这个习俗就让人不由忆起那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了登高,还要喝菊花酒、插茱萸,借此消灾避难长寿。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今天的重阳节,依然是个重要节日,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很少有人登高、插茱萸,但重阳节也有了新的意义——老年节。

九有健康长久的意思,选择九月初九做为老年节,也是对老人的祝愿。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做好年轻的大人,陪伴年长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