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则
从前,巴陵有一户人家,几个女儿都已出嫁,虽然家底比较殷实,但由于其儿子的脑子有点不怎么灵光,说穿了就是有点笨,时不时的还经常传出点笑话,出点洋相,四乡八里“知名度”比较高,所以邻近乡亲都不愿将女儿嫁他。左邻右舍甚至暗地里给其取了个的外号,因他姓陈,叫他“陈活宝”。
这陈活宝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其有几个姐姐在家帮父母干些农活,再加上老两口的特殊溺爱,陈活宝十六岁之前基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
陈活宝第一次出名是十二岁那年,老爷子在外干农活捉了只乌龟,老婆决定将这只乌龟送到娘家给陈活宝的外婆补补身子,放在平时这送乌龟的任务不会让陈活宝去完成,然而几个姐姐陆续都已出嫁,时值农忙,所以老妈将乌龟交给陈活宝去送。
陈活宝的外婆在七八里路远的地方,陈活宝是经常去的,陈活宝高高兴兴提着乌龟向外婆家走去。
半路上陈活宝要上厕所,于是将乌龟放在厕所旁的路边上,等到陈活宝上完厕所,那乌龟早就跑的没有踪影,没有了乌龟,陈活宝只好回家向老妈哭诉丢了乌龟的情况。
活宝妈见陈活宝哭的比较伤心,没有责怪他,安尉他说“丢了不要紧,下次记住如果半路要上厕所,就用大石块将其压住,它就逃不掉了”。陈活宝望看妈妈,诚恳地点了点头,将老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过了二天,由于乌龟没有送到外婆家,老妈又备一些鸡蛋让陈活宝去看外婆,事也凑巧,走到半路陈活宝又要上厕所,于是陈活宝寻来一块大石坏人,将鸡蛋牢牢压住,鸡蛋哪经石头的压碾,一个都没有幸存,陈活宝又只得回来向老妈哭诉前因后果,活宝妈没法,只埋怨自己没讲清楚。
好事不出门,笑话传千里。这陈活宝跑乌龟大石压鸡蛋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成了十里八乡,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谈资,基卡上家喻户晓。
不久又传陈活宝一则幽默,也是农忙,老两口去田里扯秧,临去吩咐陈活宝将腊肉其中一块煮一半做中午菜,中午时分老两口回家,发现陈活宝将腊肉吊在通钩上,没有切断,将一半放在锅里用水浸着正生火煮的热气腾腾,老爷子见了觉得好笑,陈活宝见老爸发笑,以为做的不错,突口而出;“做对了一回就笑,茄子刨皮骂我,丝瓜百(不)刨皮也骂我!”
不知是别人添油加醋还是真有其事,反正外人传的绘声绘色,版本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