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习(7):实施篇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教育彩云片片》系列 第063篇
健康学习教学体系,根植中华文化,代表中国特色,面向新的时代,已构成了新的体育学科。它因何而生?凭何发展?如何实施?目标何在?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创新的教学体系,落实到学校教育之中呢?
心在物在一、问题分析
目前的教育,成绩突出,贡献很大。但想要进一步提高和升级,则需要找出其中的薄弱和问题。
教育视角一:以人为中心,首先是身心。教育要让师生生活有意思,生命有意义,生产(工作、学习)有快乐,身体健康、有活力、有动力、有能力,心情愉快、有激情、有情调、有情趣,精神自由、有魅力、有成就(获得感)、有灵性、有尊严、有荣耀,为人被喜欢、被追随、被尊重、被信任、被宠爱、被仰慕、被托举。为什么?因为保障好的成绩,要靠身心,成绩好的标志,也在于身心。身心分离,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更是人生的最大失败。身不坏,心不坏,魂不丢,才是教育的最好状态,才能保障教育效果和教学成绩。
视角二:努力方向,分出内外。凡事皆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向内,一是向外。目前,我们向外(条件、资源、理念、知识、方法、措施等)的拓展、求索、利用,几乎接近了极限,而向内(身心)的关注、挖潜、探索,却几乎还是白板。对生命学无知,而生命力无限,很有知识,却没有智慧,成了我们的灯下黑。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尊神,把自己身心里的那尊神请出来,就了不得了,我们却常常拿着宝找宝,一门心思向外求索。
视角三:继承文化,传承中华文脉,才能代表中国智慧,才能实现教育复兴和民族复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根本就是生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中华武学,可以解决目前立德树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根本问题,实现真正地文化育人。
总之,目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太被动、缺主动,想教好、想学好,却总是难以柳暗花明;因为忽略生命,所以总是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缺少出路,不可持续。一是缺陷:有努力、没效率;二是存烦:有压力、没趣味;三是有怨:有劳累、没健康;四是遗憾:有现在、没未来。
二、出路在哪?
1、选择学科。保障教学质量,除了师资因素,根本在于课堂,根源在于课程。所以,教育的改革创新,务要根植于学科,首先要创建学科。
2、学科选择。以上“三个视角”皆指向于体育学科。体育学科具备如下条件:一是顶层重视。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和体育课两个学科,五中全会提出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远景目标。二是迫切需要。新体育课人人需要,终身需要,教学需要,且迫切需要,又最为重要。三是较为薄弱。目前的体育课,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耗用体能,表象上增强体质,但无关病痛,不养阳气,不改善健康,不提高能力,不培养情志,更不增长智慧,远离了国学和文化。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的体育课发挥了哪些价值?体育课应该有什么价值?四是潜力巨大。体育课围绕身心,直指生命培育,挖潜空间较大,很值得期待。
3、学科定位。新体育服务于全体师生和所有课堂,切实保障教学效率、效果、成绩和意义,应该属于所谓的基础、关键、主导课、主课。
回头是岸三、理论依据
1、文化背景。源自中国文化源头易经,经儒释道经典体悟实证,是中国生命文化的精髓。
2、核心理论。“新体育”源于中华禅宗文脉“脉理学”,在中华文化中,它具有独特价值,核心在于“道(自然)易”(经络)。生命的核心是元气,生命的保障是保护元气,生发阳气,凝聚精气,而经络是血气管道,分为十余种,遍布全身,决定内在血气的生发、流通、循环和调理,调节外部能量摄入,体内器官的功能、生死和品质。
“脉理学”表现在教育教学上,一是保障身心灵(精气神)合一,发挥好“心”介作用。二是保护身心或脑体(知能慧神)平衡,发挥好“气”主作用。三是保持内外间(物我命)一致,能获得幸福感的能量推动。四是保证师生走出过去,创新现在,改变和创造未来,取得实效。
3、健康保障。比如痛源在肉脉,病源在天脉,性源在五窍(耗阳气),命源在宝中,关键在阳气等。
4、智慧来源。智慧源于内悟而非外学。精气神合一,凝心聚气,静定空醒,才能体悟智慧。
四、教学效果
1、以武(气)定心,保障行正。心定,则情趣正;情趣正,则学习、生活和做人的行为,皆自然调正。
2、保障健康,清除隐患。人生隐患,包括湿寒毒邪,皆藏于身内,身影响心,心影响命(成长)。通过疏通肉脉清除毒邪。
3、保障活力,提高灵性。避免无精打采,昏睡妄想,或执迷于不良嗜好,耗精耗能。通过促进阳气生发和上升而实现。
4、促进学习,保障效果。通过疏通经络,凝心聚气,集中注意力而实现。
5、增强自信,开启智慧。通过身心调理,引导孩子自然内观、内求,建立自信,增强悟性,增长智慧。
五、教学形式
1、课堂礼仪、坐姿和简易体操。避免昏睡或妄想,缓解疲劳,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2、大课间功法和套路。提升阳气,保障激情、灵性、创力、活力和正念。
3、新体育课功法和套路。生发阳气,凝心聚气,提升灵性、创力、活力、能力和正心正意。
4、日常生活针对性功法和修炼。主要解决老师的健康问题。
5、全校性体育周或体育月活动。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社会服务。
山水如树六、实施目标
目前的教育工作有一个小尴尬,很多我们自以为好的理论、理念、方法、模式、措施等,却不能落实到孩子身上,产生效果,甚至连老师身上也落实不到,不仅没有效果,而且造成了负担甚至伤害。
“新体育”课程立足孩子的身心,直接落实到孩子的身心上,直接转化为教育效果。这是该课程最显著的创新点和特色之一,在目前的各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中,是价值最大、效果最好的一个。
1、课程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命脉,推进教育创新,助力民族复兴。
2、实施方式:重新定义体育课,创建体育新学科,创立教育新品牌。
3、直接收效: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切实服务人的发展,提高人的幸福指数。
4、社会效益:提升学校价值,改变学校面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扩大学校规模,增加学校收入,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七、实施保障
1、实施路线。由上而下谋划,从下到上落实。除了教学业绩、办学成绩和社会效益,还要收获以下教学科研成果:一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经验总结;二是论文或课案(集);三是“课题或项目”教学科研成果奖。
2、实施保障。一是领导参与,提供经费,设置奖项。二是成立领导组,作为保护伞和充电桩,成立课题组、学科组、项目组,负责具体实施。三是每月总结评估考核,列入学期和学年教学业绩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