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我们为何被故事误导——读《清醒思考的艺术》

2020-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凡云1623

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里面,讨论了人们常犯的52个思维错误。

作者在结尾的时候说:

大多数思维错误是有相互联系的。你不该感到意外,因为大脑里的一切都是网状分布的。神经元的投射是从一个脑区传往另一个脑区的。没有一个脑区是独立存在的。

除了人们普遍对数学问题的忽视,更多的是被故事所误导。

书中除了明确写出的故事偏误,我认为事后诸葛亮偏误结果偏误基本特征谬误错误的因果关系关联谬误框架效应联想偏误这7项都与故事相关。

或者这些都跟我们的故事性思维有关。

故事偏误

故事误导其实反应了我们的感性思维在很多情况下会战胜理性思维。

最可怕的是,我们居然会觉得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会被无意识的误导。

在开始科学思维之前,人们先是通过故事解释世界的。

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长期的生物演化和遗传,使得我们使用故事来记忆和解释身边的事情。

但是记忆是不可靠的。

我们的大脑对痛苦的记忆是不完整的。

为了避免我们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中,大脑会选择性的删去一部分记忆。

这是人类的本能和大脑固有的机制,它保证了种族的延续。

但是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面对故事时,没有办法区分真实和虚构,即使这时你自己说的故事。

甚至跟数学或者概率相关的偏误也受其影响。

故事性的偏误其实都源于一个内容:

炮制故事,扭曲真相,影响决定

通过发生偏误的时期,我认为可以分成两类:事中、事后。

事中偏误

关联谬误——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框架效应——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作出不同的反应。

联想偏误——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这可能形成错误的知识。

事中的故事偏误其实是因为我们通过故事性的联想,对情况进行了误判。

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看起来说得通,但是要分析背后的逻辑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谣言的传播。

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谣言都是以故事的方式传播的,而且这些故事的细节越丰满,可信度就看起来越高。

NCV疫情初期,流传着这样一条谣言:

XX地区的朋友们明天早上四点到四点半不要出门,因为政府安排飞机洒消毒药水,请互相转告!

这条谣言在朋友圈传的沸沸扬扬。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其实就是一个细节极为丰满的故事。

1、疫情特别紧急,政府采用特殊手段预防疫情蔓延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

2、明确了四点到四点半,这个大家平时不会出门的时间,很符合逻辑。

3、从飞机能撒农药,联想到飞机能喷消毒水,可信。

这样一条谣言就满足了上面两条思维偏误,关联谬误和联想偏误:

我们容易相信符合逻辑的,极易开展联想的故事情节。

但是这显然是一条谣言,因为我们即没有这么多飞机,也不可能让这么多飞机同时起飞,更不可能准备好这么多消毒水。

事后偏误

事后诸葛亮偏误——事后回顾一切都显得可以理解

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做决定的过程

基本特征谬误——我们很容易将问题归咎于个人,却往往忽视环境因素

错误的因果关系——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虽然它们往往长得很像

事后偏误往往指的是,在回顾时我们会因为更多的照顾到原因的故事性而忽视很多重要因素。

我们往往在发现一个人成功之后才去挖掘它成功的原因

比如勤奋刻苦,谦虚好学。

但是我们可能会忽视,有很多同样好学刻苦的人,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成功不了。

同样的

我们很容易将问题归咎于某个人,或者将一些相关关系解释成因果关系。

我们往往将历史解读为:它注定是这样。

很多人觉得,元朝的等级制度过于残暴,过于广阔的疆域难以管理以及没有很好的做到民族融合是导致元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但其实,元朝灭亡更可能是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把欧洲的黑死病带到了中国的北方。

大量的蒙古人因此病死,元朝的基层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快速补充。

最后政府对各地的掌控力下降,导致动乱和反抗。

我们如何避免

作者在书的结尾给出了一条建议:

只在后果影响很大的情形里,才设法尽可能理智和理性地做决定

而我想补充的是:尽量不用故事来思考,把它转换为数学问题或者概率问题

既然我们无法摆脱故事性的大脑,那我们就用反人类的办法——数学和概率——来对付它。

比如,我们可以用大数据和统计的方法来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虽然不一定能成功。

至少可以避免我们的故事大脑在一开始就接管我们的决策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