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读书

清联赏读九十四

2023-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陶然亭

翁方纲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一、注释

1.陶然亭——在北京市区南隅,右安门内东北。原在辽金古寺慈悲院内,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陶然亭 。

2.翁方纲——清顺天大兴人,字正三,号覃溪。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好奖掖后进。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尤冠绝一时。诗宗江西派,论诗拈“肌理”二字,然所作每嫌太实,有以学为诗之弊。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小石帆亭著录》、《复初斋诗文集》等。

二、赏读

1.格律

烟笼古寺无人到;

平平仄仄平平仄;

树倚深堂有月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单句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仄,下联句脚:平。

2.对仗

上下联句:

“烟笼”和“树倚”主谓正结构词组相对相对;

“古寺”和“深堂”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无人”和“有月”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到’和‘来’动词相对。

3.联意

陶然亭

翁方纲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烟云缭绕,笼罩着慈悲庵,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幽静之地;

庵内的大堂边,树木森森,但是每当夜半更深之时,总有明月照来。

4.评赏

这也是一幅题“陶然亭”的对联,从陶然亭内的慈悲庵景色切入。

上联,切实景‘烟’,而写陶然亭之‘幽’。“烟笼古寺”,动景也,烟云缭绕,缥缈若幻,通常是仙境的写照;“无人到”,静景也,人迹罕至,幽深之地也。

下联,切实景‘月’,而写陶然亭之‘静’。“树倚深堂”,静景也,深堂高树,静寂之像也;“有月来”,动景也,更深月照,也是静寂之像。

整幅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陶然亭的自然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表达了陶然亭是一处超凡脱俗的幽静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