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1组+杨蔚+【202002训练营-W1D2-基于身份的习惯
【A1:激活过往,面向过去】
故事:以前我(人物)在工作中没有用笔记本好好记笔记的习惯,很难回顾之前的工作内容(起因),于是我决定培养每天写工作笔记(地点即单位)的习惯,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每次随手拿一张纸或者撕一张便签记一下,用完随手一丢,过两天就找不到了。第二个阶段:用笔记本记录工作,但是不记得把笔记本随身带,每次发现忘记带了就再拿一本新的用,导致一年有好几本没用完的笔记本。第三个阶段:每本笔记本会用到完,但是一年要用两三本,要翻看前面的内容时很不方便。在总结之前三个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去年(时间)进入第四个阶段:买了一本样式自己非常喜欢的笔记本,其设计为365天每天一页,每天工作时我会随手进行记录,或者在一天事项完成时一并记录,与此同时我开始倾向于用稍微大一点的包,因为可以装得下比较厚的笔记本。(经过)至此,我养成了每天记工作笔记的习惯(结果)。
联系知识点:
1、培养每天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是一个基于结果的习惯,重点放在我想要达到的目标——每天记录工作内容,并易于查阅。
2、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想尝试用“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这一模式去思考,制定计划并执行,从而建立起与内在信仰一致的习惯。
(1)确定身份:我想要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
(2)设计过程:列举出能体现“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所有的行为,如每天锻炼一个小时,每天记工作笔记等。挑选出自己有能力、愿意做的事情,如每天记工作笔记,开始行动。①买一本样式自己非常喜欢的笔记本,其设计为365天每天一页纸,在客观上确保这本笔记本能用一年,避免一年要用好几本笔记本;②过程中会发现,365天每天一页纸的笔记本比较厚,需要随身携带的话就需要用稍微大一点的包,因此平时可以多用大一些的包;③包里长期放一两支笔;④每天工作时随时进行记录,或者在一天事项完成时一并记录;⑤偶尔有哪天没有及时记,第二天补记。
(3)记录结果:①一本笔记本满满当当,无论是平时写月度总结、季度总结,还是年底时写年度总结,回顾前面的内容时都很方便;②将经常联系的部门、人员联系方式等一并记在本子上,非常好用;③每天记录,成为了一项看似不需要毅力的主动行为。
PS:思维方式一旦调整,将建立一个“基于结果的习惯”调整为建立一个“基于身份的习惯”,同样是每天记工作笔记,瞬间变得高大上了。
【A2: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故事背景:丁(下级,经常节外生枝、搞砸事情)和我(上级)同属一个科室,我经常会对丁表现出不满。尤其是最近半个月(时间)工作繁忙、连续加班的同时还要应对各种明察暗访,丁经常会事情处理不当,我有的时候会发火。
目标设置:从明天开始的三周内,我不对丁发火,遇到事情平和地与其进行沟通。
(1)确定身份:在我想改变的方向上,我想要成为一个宽容的人。
(2)设计过程:列举出能体现“我是一个宽容的人”所有的行为,如不对犯错的同事发火、耐心地接待信访人员等。挑选出自己有能力、愿意做的事情,即调整与丁的相处模式,开始行动。从明天开始的三周内,如果丁犯了错,我会:
①忍住发火的冲动:深呼吸,提醒自己忍10个数;
②认真听丁的解释:从当前的结果中跳出来,搞清楚事情的原委,避免错怪他;
③换位思考:体谅他,也许他也有苦衷;
④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客观地分析,提醒其同样的错误今后不要再犯。
(3)记录结果:若发生以上事情,及时进行自我反思;逐步提升自己掌控情绪的能力;我和丁的同事关系会逐步改善;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慢慢提高。
结合W1D1的ABC模型,以及基于结果/身份的习惯,你觉得在记录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需要关注的基本要素有:动作,行为,目标。
三者之间彼此关联、相互推动: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动作串联成行为,这个行为持续发生,从而达到某个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又强化了前面的动作和行为,从而持续作用、环环推动,使得动作、行为、目标的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