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6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路向南007

当我又一次打开书籍,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平淡下来,为什么呢?这本书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会?这本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当问题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心如此的淡定,没有慌张,没有紧张,更没有惊慌失措,能够如此淡定的去读一本书,心里对书的敬佩,油然而生!

书读到现在(精读),眼,几乎看不到别的东西,能够走进心里的就是书,哲学,玄之又玄的一种东西,他为啥能走进心里呢?上回读后感,我们说到,如何判断啥是正常?啥是反常?这就需要自己的智力去判断和解决啦。可智力没有缺陷吗?有。继续截取作者的原文给大家。

只有能使我们感觉更好的东西才值得学习。

发出测试知慧而不是学问的考卷,其结果很可能是立刻对智力重新排队——出现令人惊讶的新精英阶层。那些不入流的人现在被认为比那些久负盛名而其实难副的传统候选人更聪明,一想到这种前景,蒙田就无比欣喜。

蒙田要表明的意思是,关于人文的书没有理由要写得艰涩而枯燥;表达智慧并不需要特殊的词汇和句型,读者也不会从厌倦中得到好处。如果运用得当,乏味感可以作为判断一本书价值的一种指标。但是这永远不会成为充足的判断指标(低级的乏味感也可以下滑为有意的漠视和不耐烦),某种适当的乏味感可以抵消我们对浅薄的废话的容忍度。那些在读书过程中不注意自己已经感到乏味的人,就像不关心自己的疼痛感一样,很可能不必要的加剧自己的苦恼。

有时觉得所读之书索然无味可能是错的,但不论犯这种错误的危险有多大,从来不让自己对所读之书不耐烦可能陷阱更多。

书读到这里,应该暂停一下,因为我有话要说:聪明人的思想那里得来的呢?这里要引用原文:我们尚欲言又止,说不清楚的想法,他们已说的那么清晰,遣辞那么优美。我们在他们写的书上划得铅笔道和作的眉批,以及借用的话,都标明我们是在何处找到了一小块自己,或是找到用自己思想的原料构成的句子——如果这些话写于穿托架袍、用动物做牺牲的古代,竟然与今天的我们不谋而合,那就更加了不起。我们把这些话引进自己的著作,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也提醒自己有自知之明。

复杂,这么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了无比复杂的思想图画。

写到最后,还是用一句作者的原文来结束吧: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