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
不知不觉,《白说》已经看完了。当我还在期待下一页的时候,已经翻到了他的代后记。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一本演说集,以为像柴静的《看见》那样由一个个访谈故事组建起来的,可是合上书本,谁又能说这不是白岩松人生历程上的一个个故事呢?回想起书中的某些观点:志愿者,公民,穷怕了……我感到惊讶,为何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他的契合度如此之高?!窃喜之余,这是当下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呀。不仅仅是你认为中国人如此土豪是自负的表现,是穷怕了的后遗症,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浮躁之风,那晚在706的分享,我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感觉很欣慰,遇到了同类人。
结合自身经历,去过台湾、澳门和香港,前段时间刚去了美国,走过这么些地方,在世界这面镜子面前,看到了中国的过去的某些缩影,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台湾和美国这两个地方。
一直觉得台湾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找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树根,最直白的是她的文字、庙宇,深层次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淳朴。记得在台湾交换学习的日子里,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那里的传统市场。台湾没有太多的高楼,就算是在台北的101旁,也有一条巷子是传统市场的阵地。每次逛这种热闹的巷子时,脑海里总会回想起小时候和爸妈走十几里山路去下堡坪赶集的日子。那时候人很多,逢年过节赶集是一件大事,因此每到重大节日例如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反正只要是这些节日,下堡坪的街上总会堵个水泄不通,卖衣服的、生活用品、锅碗瓢盆等各种器具的,应有尽有。那时候家里穷,一条街逛下来可能就买两个铁盆或者菜篮,不过逛逛瞧瞧便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呢,毕竟一年到头能够下山到镇子上赶集也没几回呢!后来到下堡坪读初中,小溪塔读高中,宜昌读大学,后来去了更远的地方,如今回家,再也看不到下堡坪那人挤人的场景了,也没多少人特地在节日期间去赶集了,以至于我现在已经慢慢忘却了赶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而在台湾,无论是高大上的101旁,还是台中沙鹿小区,都有传统市场的影子,而且每周六周日的早晨,大人带着小孩在这条狭窄的巷子里采购。人很多很多,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又把我带回了小时候的记忆。回到大陆后,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相像的地方来安置我儿时的回忆了。
前后也才不过十年的时间,我很幸运,还抓住了这段时代记忆的尾巴,我零零后的妹妹就从来没感受过这种文化氛围了,以至于现在拉家常的时候,她始终不理解我那时候为什么下大雪也要哭着喊着跟着外婆去赶集了。我也终于接受了一句话:中国发展了,可是发展了不等于进步了。原来我是一直以为中国在不断的进步的,因为小时候没肉吃现在可以想吃啥吃啥了,农村人最朴素的思想就是能够吃饱穿暖了。
村里人越来越多选择外出打工,过年时回家待几天然后又出去,有的甚至好几年才回来一次,都想存点钱给孩子在城市里付个房子的首付。这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下了五千万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在农村,我想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吧。城市的楼越建越高,路越来越宽,而农村的教育还是那么滞后,农村的父母拼尽毕生积蓄也要为孩子凑个城市房子的首付,偏偏城市房价还那么高。其实把农村的经济和教育发展起来了完全没有必要全部往城市奔。在美国去了很多地方,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和北上广深是同等级别的繁华,然而大多数同学都很怀恋待在哥伦布的日子。哥伦布虽然稍微乡村一些,但是空气清新没有雾霾,房价便宜五十万美金就能买一座很不错的别墅了,交通便利一点儿都不拥堵,那儿还有全美国最大的大学俄亥俄呢。有工作,能够舒适的生活不就是人最大的幸福吗?纽约与之相比就逊色太多了,地铁闷热、马路狭窄,在曼哈顿一般得堵一个半小时,很脏很脏很脏,到处都在修修补补,真是一座不太愿意待下去的城市。在美国,又似乎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大力振兴乡村经济,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谁愿意背井离乡扔下老人和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干脏活儿累活儿还有时不被他人尊重劳动权益受侵害呢?当中国开始将城市与乡村的资源作一个平衡时,他就已经迈出一大步了。
真希望我们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浪花过后,能够回归平静,真正找到自己的文化。加州没有牛肉面,老美的快餐很不健康,东方的月亮与西方的月亮有时差。好多土豪都爱出国证明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还富起来了,于是开启扫荡模式,雅诗兰黛 LV MK统统到麾下来,可是人越秀啥就说明越缺啥,不要因为过去艰难岁月穷怕了还停留在给个馒头先抢到手了再说的阶段,停下来真正去了解一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看到吃的就往嘴里塞,营养过剩还浪费,有这个闲钱不如去买买文化什么的吧,捐个图书馆艺术博物馆也挺好的,美国真正的土豪开了个私人艺术博物馆GETTY中心免费参观了二十几年呢!我只是不知道啥时候咱们村还能像原来那样热热闹闹去赶集了,日子还长着呢,交给时间去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