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17-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007er1117俞莉敏

谈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是对很早之前就知道的道理,终于有了亲身的体验。

1,刻意练习及长期积累。6月报了个瑜伽班,练习阿斯汤加,每次练习都要做5遍的A(几个一连串动作),5遍的B(几个一连串动作),每周2~4次的练习,到现在有了15次经历,最近在练习A、B的时候,感觉和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一样。最开始的时候手臂完全没有力量,完全无法做四柱支撑,现在已经能熟练的做起来了。而其他几套动作每次只练习1遍,导致到现在还有些动作没记住,常常做了上一个动作,就记不清下一个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让我真正对刻意练习有了亲身的体验。显而易见,如果我想对其他几套动作也能有类似的效果,同样可以采取刻意联系,增加练习次数。和瑜伽老师聊天,谈到老师练习瑜伽的年数和教学经验,又是一个没有什么捷径,完全就是通过自己每天坚持练习,坚持不断学习的例子。

2,有句老话说,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其实也就是说能同甘共苦。说句实话,自己人际关系经营的很烂,同过窗的,目前只有几个高中、大学同学还有一点联系,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一起扛过枪,当然没有,但一起共事,特别是一起做项目,并且一起加班熬夜,一起淌过项目的坑,同事关系比较好。之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中与同项目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导致更换岗位后,一直对如何与新同事建立好关系犯难,不知从何入手。直到现在有机会又重新参与到项目中去,突然感觉和这些同事的关系自然而然又好了。直到今天和同事聊天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因为大家一起参与同一件事,自然产生了较强的连接。同样的,我一直考虑的如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改善现在的各小组各自独立的氛围,其症结也在于大家各负责不同的业务方向,彼此项目独立,没有交集,谈不上交情。按照同甘共苦的思路,特别是要共苦,想想在工作项目安排、经验知识交流学习、团队活动等方面去增强大家的更多的强连接。就我自己而言,我需要参与更多小组的项目中去。

再反思,为什么有些项目经理和他下面的人却好像没有产生这种连接效应,只会就事论事,没有产生共情(一起经历一些事情产生共同的情绪,如痛苦、快乐)。在薪酬没有很强吸引力(当然只靠薪酬也是不行的),按照公司选人的原则,这些工作未满3年工程师的诉求:1成就感,有锻炼的机会,有挑战,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成就感;2.方向感,能看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3.归属感——其实最重要的是和他所属小组的关系。当然团队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和实践,期待自己有进一步的领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