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2016-06-26  本文已影响43人  金刚狼2018

周鸿祎的三个价值观:

1. 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件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

3. 与众不同。think different。

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有一个对手你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趋势一旦爆发,就不会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它会积蓄力量于无形,最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任何不愿意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毁灭,被市场边缘化。

黑天鹅后来泛指那些不可预测,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的东西。

30持之以恒的解决安全问题,获得了用户信任,形成了用户基数,在不知不觉之间建立了商业模式。

互联网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它首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它在毁灭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谁离互联网最近,互联网就先毁灭谁。

今天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产品做得好不好,体验做的好不好,是成功的关键。

核心是产品体验:用户为什么非要这款产品?这款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这款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哪些不同?

思考以下问题:

我要做的东西,用户是什么人?

用在用我的产品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

有什么问题是竞争对手没有解决好的?

有什么问题我做的不好,可以做的更好的?

用户现在越来越主动。

现在有了微信,微博这样的工具,如果你批评一个产品不满意,就会有成百上千的朋友能看到。

从用户的角度看: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的产品,那就是一流的产品了。

商业模式不等同于赚钱模式,商业模式的基础是用户,没有用户,任何商业模式都是浮云。

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本质是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

商业模式: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推广模式

产品模式:提供一款什么样的产品?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解决哪一类用户的问题?能不不能把贵的产品变成便宜的,甚至免费的?

用户模式:找到对产品需求最强烈的用户。

推广模式:以怎么样的方式接近目标用户群。

收入模式:overture,AdWords(一种付费网络的推广方式)。

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

互联网化:

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

产品体验的互联网化

市场推广的互联网化

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

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

先创造用户价值,再产生商业价值。

体验需要追求极致。

做产品的时候忘掉那些概念,忘掉那些大趋势,尽量去观察用户。

细节,还是细节。

一定要聚焦。

大道至简-聚焦人性。

互联网方法论:在微创新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做平台。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转型的传统企业,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冲宏大的平台思维做,用户不会因为一个平台接受你的产品。

微创新:

1. 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

2. 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

再大的平台,也需要引爆点进行突破。

中国的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不是看企业有么有创新,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而是看它有没有赚钱,有没有上市,有没有市值过百亿千亿。

我们文化深层次的一个问题,接受的教育就是从众。我们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有人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特别是少数派,我们都不看好他。

创新99%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创新一定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现在是一元价值观,谁最有钱,谁是中国首富,谁做到市值最大,大家就崇拜他。当你真正去创新的时候,很多时候不是缺智商和情商,而是缺胆量。

硅谷精神:

1. 与众不同的精神:这些人会有形形色色奇怪的想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2. 产品经理精神:我所遇到的创业者都是津津乐道地跟你谈他做的一款产品,大家都会把目标聚焦在产品上,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

3. 颠覆精神:一个毛头小伙子,十八九岁,那劲头感觉他就能改变世界,他就能干掉今天的某家大公司。

4. 做很具体的东西,不会谈什么宏大的愿景。

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从一个产品开始,中国的创业者很喜欢谈概念。

中国的创业者缺少一种胆量,缺少一种气魄。

1. 开辟新的领域,产品很多新的想法。

2. 做大家都知道的领域,想得比别人深。

创新一定是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想别人没想过的事,创新一定是少数派,正如苹果的理念所说,think different。

所有的战略都是用户战略和产品战略,不断发现用户需求,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把产品做到极致。

互联网产品秘籍:

产品要有灵魂,符合相关领域的游戏规则,能打动用户的心。

产品需要不断运营,持续打磨。

产品方向上,一定要先学会减法,而不是加法。要先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否则什么功能都做,最后都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卖点。

强需求和弱需求:多用户而言,是必须有,还是可以有?

产品人的假设:

假设用户一定需要

假设用户一定知道功能存在

假设用户一定安装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

每一款产品最后能成功,都不是一招制敌,更不是一炮而红,而是至少经过了三年五年不断的打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尝试。产品经理没有坚韧不拔的心态很难成功。做产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做艺术品。

评价员工,团队和公司,价值标准永远是能不能做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

会制造噪声的团队,才会磨出美丽的石头。

A级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你呵护。

真正的魔法,是用5000个点子磨出一个产品,认为只要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就能出好产品,显然是错的。

做出好产品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很会管理流程,在于会找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