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能熊365天写作计划散文《人生感悟ABC》

想活得自在圆融,你得看看这篇文章

2018-08-10  本文已影响156人  中年妇女自救手册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关系的本质是对话,对话的本质是需求,需求的本质是正反馈。

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点,矛盾往往是看不到那些显像背后,流动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能量、流动、看不见……是不是有些玄妙?听我讲个故事,就不觉得玄了。

蔡康永曾在《痛快日记》里记录了他父亲待人接物的细枝末节:

父亲每次请客,要决定菜单时,总会对我们小孩解释两句:这家的蹄筋都是皮,不要点、六个客人吃这条鱼太大了、点虾要点完整的,别点剁碎的,可能不鲜。

想尽方法,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舒服就是看到了别人的需要。这个需要是隐藏在名相背后的,不易觉察的部分。父亲的处事之道也影响了蔡康永之后的主持风格和日常作风。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绝胜点,讨不讨人喜欢,更重要一点”

这也使蔡康永在尔虞我诈的娱乐圈积累了不少好人脉。

王阳明也曾说: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

图片来自网络

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比如,“我理解你”就比“你为什么这样想”要来得舒服得多。

不仅仅是对朋友,任何人际关系中,“我懂你”都比干瘪的、没有温度的、直白的“我爱你”,更易打到对方的内心深处。

想要活在对方的心里,看到对方的需求。其实方法有很多,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一个小动作,一个特别的昵称,都足以让感情升温。

记得对方的生日,发一个小问候。记得你们彼此的纪念日,买一束花。甚至记得对方的健康状况,问候一下对方。这都是在关系中“看到”彼此的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总的来说,“从善意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可以让自己做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也可以获得一个圆融自在的人际关系。

当你是以最真挚的、最善良的姿态,与这个世界互动时,身边的人、物、事,甚至气场都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状态。

从看见需求,到改变对话。从改变对话,到重构关系。从重构关系,到改变你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