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读书笔记
第一章 思维盲点:人类认识中的误区
思维盲点其实就是人类所不知道的地方,而使人感到无知的地方通常是人们对其他生灵的情感认识。我们并不知道其他动物是否存在意识和情感,因此,对于它们的表现有异于人类情感的地方,我们常常茫然无措,这时,我们的无知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第二章 盲点弊端:思维盲点带来的非理想境遇
思维方式不同,看到的事物的价值也不同。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罗伯特·杰弗里斯花费一个小时躺在草地上与自然交流这件事对于生命几乎毫无价值。然而,生命之中的任何一个小时都是宝贵的,如果一个小时的价值可以用某种标准来衡量,我们如何让每时每刻都发挥更大的价值呢?对一个小时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若是不掺杂任何感情,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一个小时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判断时间价值的同时,将人类的感情因素加入其中,那么人们对每一个小时的价值的评判又会不尽相同。这说明,事物的价值与人的感觉有关。
第三章 积累经验:绕过思想陷阱的法宝
第四章 思维方法:一只“老虎”引起的思辨
人类有两大联想系统:一种是经验者的精神历史系统;另一种是世界的被经验事实系统。
内省法:思维的自我检查
我们很好理解“内省”的定义,就是在内心重新反思某件事情,从而达到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目的。内省法可以降低认识的错误率,消除人类的思维盲点。
第五章 思维辩论:悲观人生vs乐观人生
第六章 实用主义:效果真理与逻辑真理的双重博弈
第七章 超脱现实:形而上思维的困境之源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思想都必须是将大自然及社会的一草一木记录下来,记下它们在未知的物理规律中的运动情况,然后再由已知的规律推导未知的规律。这就是当前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依据,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唯物主义称为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和有神论、唯心主义不同,唯心主义者会告诉我们,意识不仅能够记录事物,还能控制和改变事物,所以,世界通过意识进行自我改造。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所见的都是低级事物,精神层面的才属于高级事物。
第八章 思维谬误:人生之中隐喻难见的盲处
心灵是我们与事物本质进行沟通的最深刻的器官,与我们心灵的运动相比,所有科学的论证和抽象的比喻甚至是严格实证主义对信念的严厉批判对我们的用处并不大,还可能会毁了我们。因为谁也没有权利否定信念的作用,用我的好友威廉·沙得的一句话说就是:“因为勇敢的本质就是将一个人的生命赌在一个有概率实现的事物之上,而信念的本质就是相信那个不一定实现的事物终究会实现。”
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有的可以意识到,而有的未必能意识到。就像童年受到过家暴的孩子会在潜意识中留下印记,而这个印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意识与思维,而他本人却有可能感知不到丝毫的异样。
我在前面提到过,当我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大脑就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中就包括大脑的供血量和影响物质,这两方面会影响人对外界的感觉和思维。每一个大脑状态都是由过去的经验决定的,改变过去的经验的任何一点,都会对思维产生影响。
所以,知觉包含两个重点:一是在所有的感觉中,我们要注意那些没有出现的感觉的征兆以及感觉所提示的并未出现的联系;二是我们要挑选出一些来表示客观的部分。一个人的经验思维取决于他所经历的事物,但是他所经历的事物是否能成为经验又由他的注意习惯决定。一个人可能经历相同的事件一千次,但如果他没有注意到它,那么这件事就不能成为他的经验。
例如,我们都曾无数次看到过蚂蚁和苍蝇,但除了生物学家以外,很少有人会注意这些昆虫的特点,但有些事物,人一生只经历一次就永远不会忘记。如果让四个人到神秘的东方旅游,其中,第一个人可能会记住各种园林、建筑、小桥等风景;第二个人可能只记得商品价格和路程;第三个人可能只记得集市或剧院;而第四个人可能是个极端的自我主义者,他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情绪中不能自拔。因此,每个人都在相同的事物中做出了一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都和他们的个人兴趣有关。
(本人所感:“有些学者认为阅读《红楼梦》,道学家看到的是“淫”,历史学家看到的是“宫廷秘闻”,建筑学家看到是大观园的布局,美食家看到的是贾府的菜谱……”这句话刚好体现了上段话的观点)
现在,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画家可以以任意方式选择他要画的内容,并拒绝不符合作品意义的颜色或形状,只有这样,他们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和谐和统一性。如果每个艺术家都具有足够多的智慧,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即抓住自然主题的某个显著特征,那么,任意一个自然主题都可以称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