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战略资源的实操指南

2022-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尘世知行者

所谓战略资源就是因其不可替代而稀缺珍贵,每个人的战略资源就只有时间和注意力。

所以“战略”是要涉及到取舍,凡是取舍,机会成本就可能无限大,可能会有生命不可承受之损失。

很多人会痛悔曾经错过的某个机会,若干时间后回望,发现以错过的机会为节点,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这就是战略选择的迷人甚至残酷之处,由不得我们不万分谨慎。

那么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需要考虑:

时间精力的投入是否有益于我们的目标?

我们有什么样的资源、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有资格这么做?

我们可能需要面对什么样的风险?

我们有没有办法规避、对冲、化解风险?

风报比怎么样?

我们的冒险按照风报比概率计算值不值得?

以及最后的反思: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与之相对的,不这么做的后果和机会成本是什么?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任何一次行动后必须进行复盘总结,绝不能有偷懒和例外,哪怕只是作为未能参与其中的观众,甚至连观众都不是,也要搜集信息做代入式推演总结。

不懂总结,不知反省,便是毁灭之路!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旁观者、甚至只是看热闹的吃瓜群总,与自己无关的事,即便是总结是不是也只能得出出一些不疼不痒的结论?

确实只有亲身参与,才有深切领悟和精微手感,别人的案例似乎再延伸再推演也无用,但我们个体毕竟时间精力极其有限,如果只能是亲身参与才有收获,那么进化速度注定会缓慢,只有“万物皆备于我”,才会汲取万界、万物信息和经验,以更大效率突进。

万法相联,凡是发生必留痕迹,我们要练就捕捉信息、提取情报的能力,这样才能抽丝剥茧,直击本质,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会淬炼出很稀缺但很强悍的洞察力。

一个人遇事之所以没处理好,正是因为没经历过、不知道如何应对、以及驾驭资源,而根据实例做代入式预演,就是场景模拟自己亲身参与,等到真遇上的一刻,自然就游刃有余一些,此后资源和机会也会呈现虹吸式聚集。

而只要自己参与的事,只要是自己要做的事,都要做好计划,在做计划的时候,也要进行延伸推演,不放过任何淬炼自己的机会,先为己之不可胜。

如果团队或组织人人都有做计划的能力,那么团队有多少人,就意味着计划有多少改进的空间,成功概率加大,行动前计划、寻找时机、事后总结、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延伸推演,是必要的步骤。

我们只有不断突破自己、勇于抛弃过往的经验、放眼未来,跨出舒适圈,只有抛弃过往、不断迭代,才能达到某种巅峰。 

擅长总结反思,才能大幅提升迭代速率,很多人或许很聪明,但是并没有虚心反思的习惯,成长就会被严重阻滞,每次行动之后,不仅要有总结和延伸推演,还要在当天进行反思,如果事件重大,对自己影响很深,甚至可以阶段性的一个月后再反思一次,一年后还可以继续反思,深刻体悟,为什么会有持续终身的影响,好的影响能不能总结出方法论,不好的是不是可以引以为戒。“吾日三省吾身”,反思的频率多快,就有多大的迭代可能。

善于捕捉分析信息,在信息时代和被天量信息冲击到茫然无方向的大众,注定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规划的本质就是管理信息,信息被管理才会有价值,有价值的信息才会让战略资源不至于浪费,最终形成情报和迭代螺旋上升的正向循环,这就是快车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