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体验圈圈觉察日记

2023-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旅途拾贝记

模板是经过提炼的规范,可以比较全面地呈现自己的觉察,训练自己的思考-表达-概括能力。

以下是我第三次圈圈的觉察体悟:

01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当老师喊出“好,现在开始”时,我的心脏就会“砰砰砰”地跳起来,随之,念头从脑袋的四面八方涌现:我有什么想表达的吗?谁会第一个打开话题呢?我数到几的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声音?

看着有限的屏幕里组员们的头像,能感受到有些人跟我一样克制着并期待着。

我看到第一位发言的女士,用缓慢温柔又有些迟疑的语调说出了她的困惑:能不能干涉别人的因果?

一开始我听不太懂她想表达什么,只能用心听,从她那有点痛苦的表情里,去猜测背后可能发生的故事。

有那么一瞬间,听到她说跳楼这个字眼,我也掉进自己的故事里了,身体变得非常沉重。

而接着第二第三个问题,谈到“我是谁?”以及“死亡”,使我身体感觉更加僵硬了。

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他们的回应启迪了我,让我肩膀有些松动,但心情依然有些沉重。

我想到了被疾病折磨五年而离世的父亲,想到了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弟媳,想到了我母亲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她会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话题虽然沉重,但是,生死是人之自然。

02 有什么发现/收获?

① 因果贯穿着命运,背后是业力法则,我们可能没有权利选择生,但是,死,可以自己选择。

与周围人相处的时候,如何不越界?

只有带着爱与觉知,才能做到。

②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当你的亲人或朋友,深处艰难困苦时,没有什么比“爱的陪伴”更重要。

“我是谁?”——这不是一个要向他人寻找答案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身体力行的命题。

如何才能找到“真我”,并把“我”活出来?

只有,当你以临在的、当下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相遇的一切,你才能体验出“真我”,因为“真我”是合道的,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

“我如何变得更……?”——这个问题背后彰显的得是你头脑的欲望,而我们的心,往往追求的是,无欲无念无妄。

学习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够“转识为智”,只会徒增烦扰。

怎样提升自己的学问和智慧?

真正的智慧都是从寂静中来。

⑤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死亡?

——活着的时候,好好活;死了,就不要留下遗憾。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死亡面前垂死挣扎?

因为,活着的时候没有真正地临在过,没有真正地爱过,没有得到过充分的爱,没有得到认可、接纳……

死亡来临的时候,觉得没有人要我,这个世界要抛弃我,我很孤单……

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活出来,才能以平和喜悦的心态迎接死亡。

03 我在小组中的贡献

积极分享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专注地聆听,并感受圈圈里的能量流动。

04 通过圈圈的照镜子,我发现我可以做些什么提升自己?

更多地临在,感觉自己的感受,充分地表达。

05 对未来有何期待?

安住于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