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波折,就没有成长

2019-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轩的未来简史
题目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所以基本可以推论:人生充满波折。

你可能也看到,最近朋友圈时常有人转发一个标题为「《含泪活着》…」的帖子,《含泪活着》是一部拍摄耗时十年 ,2006年在日本上映的纪录片。影片记录了中国人老丁,历尽无数人生的艰难与波折、思念故乡与亲人的痛楚、但始终自强不息、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生故事。影片一上映便占据榜首,超越同期热门大片《阿凡达》,当时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许多日本年轻人看了此片都深受震撼,从中获得重生的力量。

看老丁的经历会让人不禁泪目,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为了给女儿筹学费,在日本打工期间极尽所能的省吃俭用,在他狭小的住所,居然常年坚持只用塑料袋围起一个空间用来洗澡。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生活,但是老丁一过就是十五年。

感慨过后不禁反思,虽然我们这代人也许永远也不会经历他所经历的这些人生波折,但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力量和精神财富。尤其是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永不放弃、毅然前行、永远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坚韧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当代青年,我想只有将这些精神财富化作践行的力量,创造更大的价值,才真正有意义。

杨澜说: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对这句话有越来越深的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太多人习惯沉溺于舒适区,难以自拔。但是成长,只会发生在舒适区以外。走出舒适区,你会发现处处是挑战、压力、不得劲儿,每一次尝试之后的失败,对你来说就是一次小小的波折。但成长是每个生物体的本能,成长必然伴随着痛苦。我们必须拿出老丁的坚韧精神,不停止学习,在波折中不断奋进,朝向目标日拱一卒,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昨天看到朋友分享了一段话,深受启发:

走出舒适区的目的不是找罪受,
而是找到一个,
你之前从来不知道的更舒适的区域。

与君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