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冷知识心理冷知识

稀奇古怪『精神病治疗史』颠覆你的感官想象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41人  讲究APP

​精神医学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及埃及,这段历史包括了一系列医学领域内最不可思议的治疗手段,时至今日仍余波未平。精神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惧怕和幻想的内心。这是一篇很有学识的推送,向你展示历代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稀奇疗法。

环钻术(开天窗)

_____

环钻术是已知最古老的神经外科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头盖骨上钻一个孔,然后移除一块头骨,使颅内组织(也就是脑)暴露。考古证据显示环钻术早在中石器时代就已遍布于世界各地,当时所用的器械为粗糙的石制工具。

关于环钻术最早的医学应用记载,则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头颅创伤》中,它被描述为一种军事战争中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而推广至用于精神疾病及癫痫的治疗(其实当时都被称为“癫狂”),则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认为,移走头盖骨后留下的孔径有利于“恶魔出逃”。环钻术时至今日仍被讨论,少数坚定的追随者赋予了其“新时代意义”,如有益于意识“发散”及获取“神谕”。

道德疗法

_____

精神治疗的漫长发展历史中,有一些举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的创举,精神病患者得以从暗无天日的监狱般的精神病院走出,挣脱枷锁重见阳光。

1792年,皮内尔被认命为巴黎比赛特疯人院的院长,虽然经过后来各种版本的演绎,故事早已介于事实与传说之间,但普遍观点认为,正式皮内尔在比赛特医院首次创建了“道德疗法”。道德疗法究竟“道德”在何处了呢?它没有道貌岸然的说教,没有假惺惺的施惠,而是切实地提出要解放精神病患者,反对当时社会(其实从古以来都是)对精神病患者的非人对待。

当时,即便是住进最好的精神病院,患者仍是终日手铐脚镣伺候,还会被当做展览品供好奇的人参观,医院从中收取小费。皮内尔反抗的正是这种歧视。在他的著作《论精神错乱》中,道德疗法包括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刺激源接触,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文关怀。

随着皮内尔改革运动在法国的盛行,这一理论也逐渐受到了少数英美研究者的关注。但好景不长,此后接连不断的战争、社会变革、根深蒂固的偏见再次将精神病患者打回地狱,惩罚性措施再次恢复流行。直到二百多年后的今天,道德疗法才再次成为主流。

颅相学

_____

精神病学史上另一讽刺性的闹剧便是颅相学。颅相学最初于18世纪的维也纳医生弗朗兹•约瑟夫•加尔提出,这在当时颇为先进,具有成为脑定位现代理论“种子选手”的前景,但是在实践中颅相学却沦为了“客厅游戏”。

颅相学认为大脑不同的区域掌管着独特的功能,各个区域的大小、未知不同则表现出不同的人格及心理官能特征。而大脑不同区域的结构、大小等可在头骨的形状、比例上表现出来,因此颅相学家们通过观察头颅形状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性格上的优、缺点。

颅相学在当时的时代里已经算是向神经精神解剖学迈进了一大步,但它带来的暧昧内涵则被当时的殖民主义及种族偏见者利用了。19世纪肯塔基医生查尔斯•考德威尔就引用了颅相学理论,“证明”美国本土人种的卑劣性,黑人也屡屡因颅相学中枪。后来,颅相学虽被视为伪科学被永久赶出了医学界,但它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及历史影响已无法挽回。

催眠术的雏形

_____

催眠术的雏形是18世纪70年代奥地利医生弗朗兹•安东•麦斯麦提出的“动物磁性学说”,他也因此被心理学界公认为现代催眠术之父。麦斯麦认为,任何心理精神的疾病均是由自然中的磁场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磁场恢复健康。

他施行治疗的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喝下含高剂量铁质的液体,然后在麦斯麦的引导下,在手腕脚腕等处放置磁铁。麦斯麦还发明了一种装满化学物质的大木桶,在桶里竖立一根大铁棒,铁棒延伸出许多条铁丝从桶盖上伸出,末端放置于患者生病的部位。凭借着不同寻常的天赋(而且还穿着特别另类显眼的魔法师式紫袍呢),声称自己可以治愈癔病性失明的麦斯麦顺利进入了巴黎上流社会。

然而麦斯麦的走红引起了当时国王路易十六的怀疑,他下令成立了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首的皇家委员会调查此事,最终揭穿了麦斯麦的“骗术”,并此后禁止麦斯麦术施行。尽管这次禁制让麦斯麦个人学乖了,但他的理论却长久地流传了下来,并奠定了后来现代催眠术的基础。

麦斯麦很有人格魅力,并且坚信麦斯麦术的力量,二者结合起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施行治疗时,他富有感染力的动作、语言,给患者以强大的暗示,引导其进入催眠状态,进而达到治愈。但麦斯麦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才是“治愈的源头”,是他的话、他的动作,将患者带入了潜意识的世界。非得给这神奇的现象找个原因,麦斯麦却错误地归因于“磁力”了,也正因为这错误的归因,麦斯麦术才被视为了“伪科学”—其实它打开心理治疗的大门,也成为了后世催眠术的雏形。

外科手术疗法

_____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科学迅速发展,但精神病学在众多学科中的处境颇为尴尬,病因未知、治疗手段未知、一切一切都是一团糟,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了。有野心的精神病学家当然想要打破这一僵局,然而孤注一掷的心态决定了悲剧的结局,这个悲剧的主人公就是——新泽西州国家医院院长亨利•卡顿。

卡顿认为,所有精神疾病都是由于身体感染后毒素累及大脑引起的,比如牙齿、扁桃体、脾脏、子宫等器官的慢性感染,会在侵袭大脑时表现为精神症状。因此卡顿采取了最斩草除根的做法—手术摘除患者发炎的器官。卡顿声称手术疗法达到了80%的治愈率——可实际上,45%患者都死了。卡顿残忍而荒唐的疗法已一去不复返,但最新的研究确实发现了精神疾病与炎症之间存在着某些关联,但何必如此激进。

“以毒攻毒”的疟疾疗法

_____

“世纪之病”—神经梅毒有着非常独特的神经系统表现,如夸大妄想、麻痹及痴呆。在梅毒的病原体—苍白密螺旋体被发现之前,梅毒一度是种绝症。一战期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瓦格纳•冯•尤雷克偶然发现,他工作地点附近有些避难居民,其中晚期梅毒患者在高热发作中短暂恢复了理智,于是尤雷克灵机一闪,想到高热可以缓解梅毒症状,随后他着手进行了一系列诱导发热的试验。最终尤雷克发现,患者经静脉注射感染疟疾后的高热可缓解神经梅毒症状,而随后疟疾可通过奎宁治疗。

疟疾疗法在当时颇为有效,但随着后来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如此,尤雷克的贡献仍是卓越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精神科医生,要知道时至今日精神科医生得诺奖的依旧寥寥无几。

试验性治疗在医学发展中无可避免,最伟大的成就最开始也可能只是偶然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