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城听雨散文

真中堂(二)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3人  眠霜雪

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算一个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李鸿章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呢?那就多了。

首先,他是平定太平天国的主要功臣之一。洪秀全金田起义,短短几年席卷全国。那个时候,清朝政府贫穷衰弱,国库空虚,没有钱发军饷训练军队来平定叛乱。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被太平天国祸祸的地方,自己筹钱自己训练军队,训练完了去平叛,然后有功了朝廷再给你加官进爵。这是什么?其实就是不拿实际的东西,拿功名利禄来诱惑他们让他们去为朝廷拼命。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还都是比较传统的,都是光宗耀祖为第一目的,所以,他们都响应号召回去自己训练军队去了。李鸿章训练出了淮军。

太平天国因为属于农民起义,因为农民所处的社会地位低下,见识不会太过深远,所以洪秀全在打下南京之后就开始建国,安于享乐,偏安一隅,没有一鼓作气定鼎中原。这是他犯得最大错误。也正是因为他们见识不多,所以在南京的太平天国的高层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漩涡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觉得自己功比天高,所以把持军政大权,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洪秀全觉得自己控制不了局势了,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南京对付杨秀清。韦昌辉心狠手辣,早就对杨秀清不满,回到南京后,发动兵变,血洗东王府,并且在南京大肆屠杀,把和自己不和的人杀了个七七八八,连石达开都逃跑了。结果韦昌辉犯了众怒,各王联名告状,要求天王惩罚韦昌辉。为了平息众怒,洪秀全处死韦昌辉及其部下200多人。太平天国因此元气大伤,而清政府也获得了喘息时机。

李鸿章一开始是湘军的幕僚,跟着曾国藩混。曾国藩非常欣赏李鸿章,但是觉得这个人年轻气盛,所以就让自己帐下的其他名士没事就跟他辩论,挫他的锐气,其实就吵架,看谁能吵。李鸿章懒,睡觉睡到自然醒,曾国藩就下令,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才能开饭,这样李鸿章也不好意思让所有人都等他一个人,所以也只能跟着早起。曾国藩费尽心机,促使李鸿章思想、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李鸿章和曾国藩,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

后来,李鸿章创办了淮军,并且获得了列强的支持。上海的商人捐钱18万两白银,雇佣列强军舰,把淮军运到了上海。刚到上海的时候,列强看见淮军穿的破破烂烂的,都嘲笑他们。李鸿章说,军队厉不厉害,不是看穿的咋样,而是看打仗。等我们打了胜仗,他们就会对我们刮目相看的。果不其然,在此后的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淮军作战极为勇猛,赢得了列强的尊重,让英法雇佣军佩服不已,并随后听从李鸿章的统一指挥。英法雇佣军的统帅华尔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牺牲,死前要求换上中国的服饰,从他的遗愿看来,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淮军,绝对是赢得了华尔的尊重与敬佩。

经过湘军与淮军几年的联合围剿,太平天国覆灭。李鸿章军功卓著,授封一等肃毅伯。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位列第三等。太平天国覆灭,曾国藩担心军政大权在握,功高震主,于是遣散了湘军。而李鸿章则是看清了当时的政局,国困民乏,内有各地的起义军,外有列强环伺,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如果此时能保留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对于国家稳定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他并没有裁军。

果不其然,清政府的头号猛将,成吉思汗家族的第二十六世孙,抗捻统帅僧格林沁,在山东平定捻军时中伏,兵败身亡。危难之际,李鸿章奉命北上抗击捻军。从1865年到1868年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李鸿章率领淮军主力,与捻军展开激战,并最终完成剿灭。李鸿章再次晋升,加封太子太保,担任湖广总督。

此后,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也是当时东半球最强大的舰队。如果不是他命令北洋舰队停在威海卫港口不允许出港,甲午中日海战的结果犹未可知。

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可以说,李鸿章靠军事起家,称之为军事家毫不为过。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原因。就冲他在招降太平天国部分将领之后为了以绝后患,设宴诱杀了所有将领的强硬手段,至今读来,犹能感觉到字里行间传来的铁血气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