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书房#《大学》笔记【32】好恶之道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前面说仁人能爱人,能恶人,是尽絜矩之道的。见贤不能举,见不善不能退而远,是不尽絜矩之道的。这里接着说,那谗邪乱政之人,是人所共恶的,本该退而远之,却因为他能投我所好,满足我的私欲,反而去信用他,这便是好人之所恶。那尽忠为国的善人,是大家都喜欢的,本该举用他,却因为嫌弃他拂逆自己的私欲,反而疏远他而不用,这便是恶人之所好。好恶本是人的天性,大家都喜爱的,你却厌恶;大家都厌恶的,你却喜爱,这就是违背了人的本性,违背了人性,就失了人心,失了人心,就丢了天命,将见丧家败国,灾害必及于其身。
张居正说,这就是前面讲的“辟则为天下戮也”。好恶是人君最要紧处,如果好恶不公,举措失当,不仅民心不服,而且那爱民的好人都被撵走了,害民的奸臣都在位,天下受无穷之祸。祸既流布于天下,怨必归之于一人,这人就成了独夫民贼了,这是自然之理。
在上位者,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好恶。因为你周围的人都会研究你的好恶,迎合你的好恶,如果你好恶不得其正,则奸邪之臣围拢上来,忠义之士排挤出去,整个组织就烂掉了,全体员工都把怨恨归结于你,你还不知道。
《管子》,管仲说:“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下属跟着领导走,不看领导嘴上说什么,而是观察琢磨领导喜欢什么。凡是领导喜欢的,下面的人必然加倍喜欢。
《礼记·缁衣》: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孔子说:下面的人跟着上面的人做事,不是服从于上面的人发号施令,而是信服其实际言行。上面的人喜欢这样东西,下面的人一定更喜欢。因此缘故,上面的人的喜欢与不喜欢,不可以不慎重,因为这是民众的表率呀。
所谓“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领导的爱好,就给奸邪之人带来机会。孟子说,有两种奸邪之人,长君之恶与逢君之恶。
《孟子》,孟子说:“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长君之恶,是助长国君的恶性,所谓助纣为虐。不过,孟子说,长君之恶,那还算是小罪,因为他只是不敢违抗君主,或不舍得因违拗而失去权位,听命行事嘛。逢君之恶,那才是大罪。什么是逢君之恶呢,朱熹说:“君之恶未萌,而先意导之者,逢君之恶也。”那国君本来没想到要去干的坏事,他引诱国君去干。或者国君想干,但是还不敢干,不好意思干,因为毕竟良知未泯,知道那样不应该。而这时候,有奸恶之臣加以逢迎,给国君找出理论依据,帮助他自欺欺人,让他毫不顾忌的干。这才是最坏的家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又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人是有理性的,但归根结底是感性的,管理自己的好恶,修养自己的好恶,改变自己的好恶,这就是功课。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不舒服的,人欲是舒适区。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好恶得其正了。舒适区和天理区重合了。
读者可以做一个功课,做三道作业题:
1、 你喜好什么?厌恶什么?
2、 在你下位的人,认为你喜好什么?厌恶什么?有没有人对你投其所好?
3、 你有没有研究过你的领导喜好什么?厌恶什么?你有没有对他投其所好?
#华与华书房#《大学》笔记【32】好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