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是在努力中度过
1.
饥肠辘辘,去公司楼下的路边摊要了一份炒面。
老板是一位妇女,身后捆背着估摸几个月大的孩子,拴着围裙,她就这样在小摊上忙碌着。小孩的头半仰着,即使老板颠勺的动作也没有把他惊醒。
递给我炒面的时候,老板说“下次再来啊!”
我点点头把钱交到她手中。
2.
最近换了工作,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租金全是从朋友那借的。
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吃惊,她说“我一直以为你工作了快一年有一些存款。”
我无奈的说“并没有。”
是的,我并没有存钱,不是自己乱花,而是真的存不下来。
一个月两千多的工资,虽然住的是老板的旧房子不用交房租,但基本的水电费还是需要自己给。然后通讯费,基本生活用品费,买新衣服的费用,每月剪头发的费用,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每天在外面吃饭的餐费,和好朋友的social费等等等等,所以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够花,节约一点每个月可以有几百的余额,但感冒咳嗽发烧来一遭时,我就是月光族。
对比其他朋友的工资,我想我真的是最低的一位。为什么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七八个月工资依然没提高?一是公司属于新型的教育机构,没有多少学生学习,公司基本处于负营运状态;二是没有学生学习,我的工作量也就很少,闲暇时间很多,工资当然低。
在公司闲暇的那几个月,我真的快要崩溃,这种因不充实而不踏实的生活让我开始自学起来,学习PS软件,学习文案策划的写作,学习新媒体的运营。因为我对这些方面感兴趣。
于是乎在经过几个月的自学和在公司看不到任何前景后,我换了一份工作,就现在的这份有关文案有关策划的工作。如果问我为什么能够应聘成功,我想与我那闲暇几个月的自学时光有关,至少当面试官问我相关问题时我能结合曾经所看到过的内容很好的回答出来。
所以我很庆幸在那几个月我能付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那时候同事说我努力,整得跟在学校读书一样,都不娱乐放松一下。因为他们没事的时候就玩手机,看电影。
现在到了新的公司,节奏变快,为了快速适应新的工作,我想我更要努力。
3.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是兄弟中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总共七个孩子。
在父亲童年时代,那时候属于集体化生产,每户人家分配的粮食有限,父亲家里孩子多,吃不饱是常有的问题。
那时候父亲努力的目标就是快点长大,多挣点公分,然后多换点粮食,这样才能吃饱。
等到后来家里能够吃饱饭的时候,父亲又换了想法。他决定学木匠,因为木匠活多,钱也挣得多。
于是父亲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木匠的手艺。那时候父亲还不到二十岁,天天就跟着师傅在大太阳底下弄木料,爷爷奶奶看着心疼叫他先回家歇一会,等太阳不那么毒辣再出来。
父亲不肯,仍帮着师傅打杂。那时候师傅帮别人做房梁,有钱赚。而父亲在一旁帮忙,学手艺。
正因为父亲的努力,师傅才认认真真把全部技术活都教给了父亲,并没有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而留一手。
过了三十岁父亲才结的婚,比母亲大整整16岁。农村的孩子结婚早,那时候父亲算是标准的晚婚晚育了。
我问父亲为什么那么晚才结婚,父亲说兄弟姐妹多,住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先努力把住的地方搞定才行。
父亲这一辈子都在努力中度过,孩童时为了吃饱努力,青年时为了有房住努力,中年时为了家庭努力。而现在,他说他还要努力,他说我还没有房子,还没有结婚。
4.
背着孩子仍在小摊工作的老板娘,送走了我又迎来了其他的客人,然后她继续颠着勺,背后的孩子随着颠勺的动作依然没有醒。
我疑惑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在经营小摊,还带着孩子。但是我想她的丈夫一定也正忙着努力工作,而这个小摊,也是老板娘努力生活的一种方式。
回到公司,吃着炒面,看着写字楼下面华灯初上,越来越多的小摊被支起,有学生背着大大的书包穿梭在美食小摊之间,想想他们努力学习一天应该也饿了;在周围上班的人也渐渐成群结队的走出来,或吃饭或回家,努力一天的他们脸上仍然挂着笑意;抱着孩子的少妇提着菜篮子正缓缓地走着,我想她一定是要为她努力挣钱的老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吃完炒面,继续我未完成的事,然后再慢慢的走回去。
一个人默默地走着,街道也变得乖顺起来。戴上耳机,想着只属于自己的事情。
在回家的这条道上,我常思考着人生哲理“我的一生该怎样度过”。现在我想应该是在努力中度过,竭尽一生。这样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