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20多岁,却变成了又丧又颓的抠脚大叔 ……
2018年,对一个忽然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人来说,可谓是动荡起伏的一年。6月8号之前,我还是个高中生。可6月8号之后,我却失去了当高中生的资格,变成了一名大学生。那感觉,仿佛就像是一个一直蜷缩在母亲怀里睡觉的婴儿忽然间被抛到荒野,任由他自生自灭。
高考后,不同于同学,他们疯狂庆祝解放,我却怅然若失。我高考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于是便想回去再复读一年。然而遗憾的是,那年学校不再招收复读生了。那天,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哭着离开了那所学校。

临走前,我贪恋的望了一眼教室,学弟学妹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在认真听课,有的却趴在桌上睡觉。我定定的看着他们,眼泪扑簌簌的流了下来。6月的阳光格外明媚,我却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我偷偷站在教室外面,知道自己已永远失去了和他们坐在一起的资格。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机会只有一次,失不再来。
高中生活的门硬生生的在我眼前关闭了,仿佛一道围城。钱钟书说: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于那群年轻的孩子而言,他们只想冲破苦不堪言的日子,展翅高飞,获得自由。而于我而言,内心却渴望着再次回到这里,获得母亲般的温暖和庇护。
对我这种内心怯懦的人来说,成长不是令人喜悦的,我将到达的不是有着蓝色大海金色沙滩的彼岸,而是一片笼聚着未知迷雾的黑暗森林。成长,令我畏惧。18岁以后的成长,更加令我畏惧。高考,18岁,两个简单的词语,却代表着你将从单纯的学生走向复杂的成人世界。你不能向后倒退一步,你只能不停向前。你迷惘的前途,你渐渐老去的无力父母,你肩膀上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压的你喘不过气来。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过来。我内心并没有多少的不甘情感。我只是,害怕长大,害怕承担那份沉重的责任罢了。

后来,我终是认命般的去了那所大学。那时,我总会午夜梦回,用沉默的内心审问自己:我是谁?我的未来在哪里?我究竟该怎么办啊……但我梦回午夜的时候越来越少,因为一大堆全新的事物在向我涌来,没有时间给我伤春悲秋了。
我开始融入了大学生活,和舍友也相处的很融洽。以前我怯怯的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在学校的小道上,看着往来上课的前辈们,总感觉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外人。而现在,我已俨然是真正属于这个学校的人了。
大一上学期的生活很轻松,没有老师的鞭打催促,家长的唠叨,也没有沉重的课业,有的只有每天睡懒觉,玩手机的我们。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就感觉有点腻了。那时刚进入兴奋状态的我,却又一次被打落了谷地。大家,都真的都很优秀呢,即使是在我们这种小学校。有人能歌善舞,有人主持能力强,有人精通电脑,有人口才好……可是,我却什么都不会。
那时候,我便明白了:生活不像考试那么简单明了,标明你需要学习的内容,要求你具备的素质。生活是一把模糊的尺,你只有不断自己去探索,才能丈量出最适合你的尺寸。没有人会准确的告诉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究竟需要什么,但你确实得为之努力做出准备。

一天晚上,我们四个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求得一晚好梦,但却迟迟不能入睡。忽然有人开了口,她问:喂,你们以后想做什么啊?室友A叹了口气说:“保研或者是考研呗,现在的本科生根本不值钱,只能去念研究生了。”室友B说道:“唉,学校的保研资格就那么一两个,想来也轮不上咱们。考研嘛,还不知道我能不能考的上呢,到时候看命吧,能干什么是什么。”室友C说道:“老师说,咱们俄语系70多个人。等真正念出来以后,从事俄语职业的人恐怕不超过10个。往年,都是这样的。在俄语这条道路上,能一直走下去的人是少之又少啊。我们以后,还真不好说。”
这个令人郁闷的话题不久就结束了,大家谁也不想对这个话题再多讨论些什么。讨论的越深一分,我们的心便越慌一分,迷惘便越多一点。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个学期之后,我拖着行李箱一个人走出了学校,感叹着时间之快。还没怎么感觉到生活气息的流逝,便已不知不觉过了4个多月。我的人生,还能有多少个这样的4个月呢?我这年轻的生命,又能承受多少这样的浪费呢?

看着路边白发苍苍的老人,我甚至能透过时间的长河看到自己30岁,40岁,50岁的变化。我仿佛看到了老去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满面愁容,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艰难的走去。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辈子平庸、可怜、狼狈。
不,我不想那样,我不想一辈子都像无力可悲的蝼蚁一样卑微的匍匐在大地的尘埃上,任由着世人往我身上吐口水,任由着可怖的生活将我挺直的脊梁压弯。我想强大,我想活的有尊严有自信,我想像一个人一样活着。
我要好好的生活,像一个真正的青年人那样有活力,用一个年轻大学生该有的样子去努力,去奋斗。我们一部分迷茫无知的青年人,完全不符合习近平书记对当代青年人的要求。他期望我们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而我们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我们睡懒觉,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学业随便应付,乱花钱,完全不在一个青年人该在的状态。我们很多人的精神,已经是处于老年人状态了。我的老师曾经以郑重的口吻对我们说道:“年轻人,就该多读周树人的书,时刻激励鞭打自己,而不该随便学人家做佛系青年。周作人的书,多讲种花养草的老年生活。这些书,还是等你们老了以后再读会更合适些。”
对于我那位老师的话,我是很认同的。年轻人就该立鸿鹄之志,奋勇当先,为梦想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战死沙场,也不枉年轻一回了。否则,当你老了,你想争想抢时,却发现自己早在多年前就被淘汰下场了。那时候,你早已失去做一名战士的资格,你早就被时代的洪流推下了战场。我才刚刚20岁啊,实在是不想变成那种油腻的抠脚中年大叔!年轻人,就该清爽点,不该油腻腻的活着。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我们都不该油腻!

大概这世上,没有人能准确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谁,属于哪里,干出怎样的一番事业。我想,年轻的马云大概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建立这样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吧。也许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他也许迷茫过,失落过。但他却一直在努力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迷茫的大学生,那就找点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吧,尽量把它们做到最好。学好专业课,去考证,去实习,去看书学习写文章……总之,做一切你能做的事情。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做好你能做的事,这是应对焦虑与迷惘的最佳选择。等你足够优秀,能够能做好自己时,命运女神自会与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