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开启明天的钥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起床,也是一样。早睡,是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是每天晚上沉淀的利器;更是每天能量的储备。
早睡,意味着凌晨之前就已经进入睡眠状态。生物老师告诉我们,早睡可以让机体的各项功能得以休息,更有利地为我们工作。
那么,为什么要早睡?原因有很多,生物钟的调节机制就留给科学家去解释了,感兴趣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下。然而,我认为,早睡是为了更好的早起。理由很简单,也很直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6到8小时,如果不足将会在第二天倦怠;睡眠过多也会造成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要表达的观点我很赞同,觉是睡出来的。如果要晚睡的话,相同的睡眠时间下必然就只能延续起床的时间。这样,本该起床的时候还在睡觉,如果有时间限制,势必会影响睡眠质量。
早睡带来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有深入的思考。当我们放下手机,闭上眼睛,放飞思想的翅膀,在黑暗中起舞。思想的深度也正是在这种安静中才能获得,“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也许道理都懂,但为什么还要晚睡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结束了忙碌的白昼,回到夜色中,有些人为了寻找本真的自己,延长了进入梦幻的时间。也有些人为了可以多争取点时间,不得不加夜班。对他们而言,睡觉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相比之下,工作重要,心情也重要,睡觉当然无所谓了。
纵然理由千万,但睡觉也不应该被无视。晚睡带来的身体健康状况尚且不说,就效率而言也是不值得的。人在疲劳的状态下效率必然大打折扣,与其打疲劳战,倒不如睡一觉,精力充沛后再工作或者学习。而且,顶着疲惫的精神去工作,效率低下带来的错误反而会降低工作质量,往往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早睡呢?首先,要把每天的工作在睡前一两小时内结束。结束工作是保证睡眠时间的前提。不然,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发现工作还没做完是一件很纠结的事。其次,睡前半小时就应该在床上躺着。可以翻阅书籍,也可以听些舒缓的歌曲,但是这个过程就别刷微博或者朋友圈了。当我们在刷微博或者朋友圈时,心情总是带着一丝期盼,看看有些什么新鲜事,不利于及时睡觉。甚至还会上瘾,持续刷动直到疲倦,这样睡觉又被耽搁了。
早睡,让每个细胞在规律的作息中得到最充分的能量;让思想在宁静的夜色中绽放最绚丽的花朵;让晨光在足够的睡眠后如期而至。一天之计在于晨,从早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