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母亲的谚语
1.
父母谚语
那年父亲患痛风病卧床,哥哥给他端来杯开水,让他漱口。父 亲漱了口以后,顺便把漱口水也咽了下去。哥哥嗔怪他:“你怎么 把漱口水也咽下去了?”父亲辩解 道:“肚饥想起牙缝米!”在一 旁的母亲接着顺嘴说道:“一米度心慌!”父母真是把节俭当成了 生活习惯,而他们所说的谚语,既诙谐又充满朴素的哲理。
2.
宁隔千山,不隔一水
那年清明,远在外地的小姨回来扫墓探亲。母亲和小姨聊到以 前的这样的情景:小姨年轻时在某县山区工作。有一次她回老家休 假期满,要到工作单位上班,当时河水涨了,她等了好长时间,就 是不能上路,急得她都哭了。母亲当时感叹道:“这真是‘宁隔千 山,不隔一水’啊!”
3.
哄小孩儿
在旧社会,煤窑上的矿难司空见惯。可恨的是一旦发生矿难, 矿主往往不但不主动营救,还把井口封住了事。矿工被当地人叫做 “埋了没死的人”。小孩子若不听话,大人往往这样吓唬 Ta:“把 你送到煤窑上!”“拉煤了去看看你,不拉煤了就不看你!”
4.
“忍”与“饶”
以前在我略通事理的少年时代,母亲有事没事会像哼小曲儿似 的给我们念叨这样一句谚语:“忍一忍,饶一饶,‘忍’字没有‘饶’ 字高!”当时不太明白母亲的用 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理解 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谚语。是啊,人们可以忍受非常艰难的生活境遇, 但若被别人有意无意伤害过,要想原谅别人,是非常不容易 的。一 旦你选择原谅而迈过这个坎儿,思想境界就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因 为你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眼界高、度量大的人。
5.
关于歧视
解放前,母亲所在的村庄,对女子是相当的歧视。当时村里有 个郎中(中医大夫)先生,谁家的女孩子得病了,他一般不给看, 理由是:那野地里到处都是药材,随便拔些熬熬喝下就行了。那时 的歧视妇女的风气可见一斑。
6.
无题
那年春天的一天,我回家看望父母。因为有一段时间没去看他们 了,所以我特意查看了一下,我上次回来给他们买的苹果,看他们 吃了没有。一看苹果还在那儿放着,没怎么减少,就不禁嗔怪他俩 怎么就不知道吃呢?!哪知他俩竟异口同声说道:“这是猫给老鼠 留着呢!”
7.
听母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天我给母亲念晚报,晚报上有篇介绍老式纺车的文章。我感 叹道:“过去人们做衣服都得自己动手。现在你不会干什么,也没关系,可以去买么!”母亲也感叹 道:“以前的人们,得先把棉花纺成线,再织成布,再做成衣服,是很费功夫的!”母亲又想起以前的光景,接着说:“我小时候,大人们做的是皮货活计,女人们 得 帮着男人们干活,只有等到年二十三儿(祭灶)以后,才能允许妇 女们干些私活,就是做衣服。那时候,妇女们把织出来的布,放在 淤泥里染色;从淤泥里掂起布 来很困难,因为布变得很沉。只为省 些染料的钱!”是啊!那是我无法想象的艰难!
8.
栓子
栓子是我童年的伙伴。他在三十多岁时,被一起医疗事故夺去了生命。栓子在家排行最小,他上面有好几个哥哥姐姐。在栓子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 了。那时我看到过栓子在他家土院子里打着滚儿地哭。我的母亲后来每当提起栓子,常会感叹道:“这孩子真是见娘晚,离娘早(意即得到母爱很少)啊!”
9.
手眼为活
母亲在做针线活的时候,经常念叨这样的词语:“手眼为活!” 是啊!手做、眼看,才能干活!那些手或眼睛残疾的人,要干活是多 么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