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诗人
生活在别处,
在沙漠/海洋,
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阿蒂尔·兰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境界有点类似灵魂出窍的感觉,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与灵相仳离的情况呢?香港女作家黄碧云曾说过,“命运的意思是,是处境选择你而不是其他。”人之所以身在此处心却向往别处,无非是因为当前受制于现实的处境,别无选择,以致肉体无法抗争,只能貌合神离,灵魂从身体抽离出去,享受自由。现实困得住肉体,却困不住灵魂,每个人都有想挣脱当下,到理想中更美好的地方去生活的念头。正如当下流行的“在路上”以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人都厌弃自己的处境,向往别的处境,于是大家都不厌其烦地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几米说,“出国旅行的欲望,又蠢蠢欲动。我冷静地思考,那不过是一只绑了线的小鸟,短暂高飞,弄乱了一切。兴奋过了头,精疲力竭地回到牢笼的荒唐过程。”说走就走很容易,可是旅行终有尽头,等你终将回来时又如何跟中断的现实切面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该面对的人还是要面对,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解决,亏欠的稿子要完成,拖延的项目计划要写,甚至面临更加紧迫的deadline。之前谁都可以潇潇洒洒走一回,回来后却面临更加逼仄的处境,这处境令你更加向往别处,于是再逃避现实,仓皇出走,生命于是成了一场狼狈地游移与此处和别处的恶性循环。
现实与欲望是一对永恒的悖论,现实是业已实现的欲望,欲望是尚待实现的现实,而一旦实现,新的欲念由此而生。现实与欲望如同首尾相接的鱼,无休无止。有的人为了一步到位,不让自己有得陇望蜀的机会,所以把欲望定得远大,也就成了理想,所以理想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欲望。
而《生活在别处》这本书,就是一个身体和灵魂受到双重压制的诗人(我更想用孩子这个词)雅罗米尔的真实写照。第一重束缚源于他的小家,即变态的母爱。恋子症是一种长久得不到丈夫庇爱的女性容易得的一种爱情错位病症。雅罗米尔的妈妈不幸就是这样畸爱的女人,她用自己对艺术的偏好对幼小的雅罗米尔设定了人生培养模式,并且无法接受儿子长大开始恋爱这一事实,把儿子管得“无微不至”(注意这是一个贬义词)。她又是一个善妒的女人,嫉妒令她变得心理阴暗,把儿子的恋人视作洪水猛兽;她不幸又是一个颇有心机的女人,把儿子和儿子的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家庭的孩子是不会爱人的。雅罗米尔懦弱,从不敢听从内心,争取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例如他和女大学生在一起,却又不敢占有对方的身体。他本来想追求小店收银员小清新,却经不住红发姑娘矮丑挫的诱惑,这次他终于失去童贞,却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他明知自己不爱红发姑娘,却故意把自己的爱情诗化,从一种自己营造的诗意幻觉里把自己对红发姑娘的感情合法化、崇高化,认为爱上美女是常人都会做的事情,而爱上一个一无是处的丑女,并以无限的宽容之心去接纳和美化她的所有缺陷,俨然是情圣;但诗人骨子里既嫌弃她又离不开她,强烈的占有欲令他无法容忍任何别的男人碰自己的女人,甚至连妇科医生都不可以,这种变态的偏执的感情并不是真的爱,真相是诗人很享受控制红发姑娘的过程。最后出轨的机会终于来了,女电影艺术家白富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他却再次退缩了,以自己穿了一条丑得见不得人的灰色内裤为借口,硬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错失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就像他即将得到自己向往的东西却失之交臂,于是更加不甘心满足于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之后他更加厌弃此处的红发姑娘了。
加诸诗人的第二重束缚来自他的国家,即极权政策对人民言论的严密控制和对精神的重压。雅罗米尔厌倦平庸乏味、被母亲控制得密不透风的生活,因此对别处汹涌而来的政治狂潮和革命运动尤为向往,但他也只限于想想,并用诗歌的形式热烈赞扬革命,并因此赢得了荣誉。这就是昆德拉所暗示的那个“由刽子手和诗人联合统治”的疯狂的斯大林主义时期。可是诗人又缺乏行动力,他只能通过人格分裂,幻想出一个自己的替身克萨维尔在幻境中来帮他完成政治使命。所以很多章节带着一种亦幻亦真的“诗意的朦胧”。最后,诗人终于迈出了他自认为象征行动力的一步,走向了告密的大门,这一刻颇有命运感。通过这个大门,诗人仿佛终于一雪没能占有第一任女友女大学生和女电影艺术家白富美的前耻,证明了自己是个能独立担当的男人,可是这一举动却几乎把自己的女友红发姑娘一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政治深渊。诗人一直向往的别处,竟然就是身边人的地狱,最后也终于成为覆灭他自己的地狱。
现在网上总有很多人把我们自己呆的城市或国家贬损得一无是处,羡慕别的地方,觉得别处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向往别处,那就勇敢去追求去尝试,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你一心抱怨自己的处境,却又没有行动,或者从没有努力去改变处境,那么抱怨又有什么用?
真正的生活是不是在别处?你向往的天堂是否真的是天堂,还是别人的地狱?如果你年轻就兰波一样,勇敢去漂泊,去尝试别的事物。不要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避而远之,不敢接受。也许只有把所有可能的别处都试过之后,你才能甘心地回到原来的地方,踏踏实实过此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