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孩子特殊的爱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只是有过网络信息交互的称不上是朋友,只能算是网友的朋友圈。是关于她的大儿子代替父母履行家庭责任,给小女儿学校老师写感谢贺卡。这条信息充满温馨和关怀。我注意到女儿和儿子不在一个学校,儿子是国际学校,女儿是本地学校,而且卡片内容对女儿学校学习内容的描述也和大家关注的有些不一样,于是就搜了一下这个学校,原来是一家特殊教育学校。这也算是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测。
这位朋友基本上在朋友圈里发儿子信息很多,女儿信息很少,照片看起来也是想对静态沉默的感觉,和儿子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之前群里交流的时候,有其他朋友特别跟她说过,你家妹妹身体弱,要更加注意疫情。当时心里就有点猜测。今天这个学校信息算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这位妈妈从网上看起来性格很正面开朗,也很积极地给周围的朋友们提供信息,不是想象中的那种特殊家庭的父母。
其实特殊孩子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中,是不是该是每天愁容满面,怨气冲天呢?其实并不是。为母则刚,当生活给了这些父母一些没有预期的困难时,对孩子的爱就让他们变成一名大力士,足以举起一个责任的重鼎。
身边有几个这样的父母,孩子有一些问题。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很坚强平静,能接受事实并精心地照顾孩子,给他们最合适的环境。当然,这些家长本身都是很优秀的,经济条件不差,所以能承受额外的负担。另外,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算是宽容,也有一些支持,可以帮助这些特殊需求的孩子们。
记得娃的一个同学妈妈,大女儿很优秀,妈妈也是事业上很有能力的人,平常打扮的也很精致,不熟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优秀的有距离感。但有一次去参加另外同学的生日会,看到她蹲在地上给小儿子喂食物,而小儿子是那种典型的唐氏长相。那一瞬间我真是很诧异。一是完全没想到她有一个特别的儿子,从她的言谈举止中从来没有看到过担忧焦虑。二是她能够这么大方地把孩子带出来,不担心别人的眼光。当然,朋友们都是很有爱心的人,虽然有替他惋惜,但都以正常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孩子。我想这是她当时当刻最需要的感觉。
还有一位朋友,家里算是家大业大,大儿子残疾,两个女儿都健康,之前意外怀上了,和家人商量要不要生。家人觉得是不是等待一下,如果是男孩子,可以考虑生出来。但这个建议被她拒绝了。她认为不应该以性别来决定孩子的去留。而且如果真的再生一个男孩,对大儿子尤其不公平,毕竟大家肯定会把经济继承的任务倾向于交给健康的另一个男孩。最后她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能力负担,决定不要这个意外了,也获得了家人的理解。
我听了还挺受感动的,毕竟人都追求完美,何况说他们是经济基础雄厚的家庭,有条件多负担一个孩子。但她还是会考虑长子的感受,对孩子的爱之光会把其它的一切都笼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