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功能-考场焚香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140人
3cea3dfd4b57
在中国多样的用香的场合中有一个特殊的场合——考场用香在唐朝成为朝廷的一项制度。

唐制规定,凡朝会之日,必须在大殿上设置黼、蹑席,并将香案置于天子的御坐之前,宰相面对香案而立,在弥漫着神奇魔幻的香气中处理国事。唐宣宗时还规定,皇帝本人只有在“焚香盥手”之后,才能批阅大臣进献的章奏。

于是,在唐代及宋代,于礼部贡院试进士日,都要设香案于阶前,先由主司与举人对拜,再开始考试。
宋朝欧阳修曾作一首七言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来描写这种情景:“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春晓席群英,无①晔战士御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欧阳修另一首诗又写道:“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也说明了考进士时以焚香待之的礼遇。
本文摘自 余悦主编的《图说香道文化》
①晔(曄) y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