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疼那个孩子满脸的泪水和仇恨的目光
正式放寒假了,感觉孩子辛苦了一学期,也该好好玩一玩了。于是便约了他的小伙伴一起去蹦床世界主题公园玩耍。
我们来的早,游乐场人不是很多。孩子们蹦蹦跳跳,玩的不亦乐乎。
游乐场里有一个大概三米左右的高台,高台最下面是蹦床,蹦床上铺满了软软的海绵块,原来这是一个跳台。孩子们很快发现了这个充满挑战性的地方,马上跑上去,但是在高台上朝下面一看,都不敢往下跳了。
我也上去看了一下,说实话,在高台下往上看,并不觉得很高。但是要从高台上往下跳,确实还挺需要勇气的。我看着两个五大三粗的爸爸也是酝酿了半天的情绪才最终跳了下来。
为了给孩子做榜样,我坐在高台上酝酿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往下跳。
有些勇敢的孩子,陆陆续续在家长的鼓励声中尝试跳台,并且成功了。
为了鼓励孩子尝试,我一咬牙,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说好和他一起往下跳。坐在跳台上,我心一横,眼一闭,嘴里喊着“1、2、3”......
首跳成功以后,孩子也开始尝试自己往下跳,并戏称是“跳楼游戏”。
跳台大大小小好多孩子排队等着玩“跳楼游戏”。
这时,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一个大约三岁左右的小男孩上到跳台上。本来我也没怎么注意他们,但是那位妈妈一个劲的催促孩子:“你去跳啊,快去跳!”孩子死命抱住高台上的栏杆,哭喊着不肯跳。
妈妈很年轻,身材高挑,衣着时髦。但是面对孩子显然没有耐心:“你快去给我跳,你还想不想玩了?”“你不跳,我们以后再也不来了!”......
孩子还是抱着栏杆不肯撒手,那个妈妈换了个方法:“妈妈跟你一起跳,我抱着你跳!”然后乘着孩子不注意,一把把孩子从高台上推了下去。我当时就目瞪口呆,心里想着那个可怜的孩子千万不要留下心里阴影。
孩子落到海绵堆里后,没有体验到战胜恐惧的成就感。他一脸惊恐,满面泪水。他的妈妈一边说着“是不是很好玩啊?”一边从高台上下来接他。
孩子待在海绵堆里动也不动,向他妈妈投去无比仇恨的目光,并朝她吐口水。也许,他也只能这样表达自己的忿恨了。
我家愣头楞脑的小子看到那个孩子出不来,便跑过去想拉他的手,把他带出来。
那个妈妈过来把孩子拉走了,接着我听到一记响亮的耳光声,紧接着那个妈妈狠狠的说:“还吐口水吗?啊?!”
那个小小的孩子没再发出任何声响,我想上前劝阻,但是别人教育自家孩子,我过去好像就是多管闲事了。
那位妈妈拉着孩子走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孩子不敢跳高台,很正常(大人也未必敢跳)。我不知道,那位妈妈是不是觉得别的孩子跳了,她的孩子没跳,她感觉丢脸,所以逼着孩子往下跳,表现勇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孩子,他们的世界只有纯洁,没有人情世故,大人应该尊重孩子,能够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况且,带孩子到游乐场玩耍,本意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快乐。硬逼着孩子去体验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挑战,他既没有得到快乐,反而可能给他留下阴影,以后再也不想尝试这个游戏了。
事后,我的孩子跟我说:“那个妈妈说话不算数,她自己没有跳”。你看,孩子会把你所做的一切都看在眼里。父母一不留神就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样,同时我们却要求孩子完美。这样的双重标准要求,会怎样影响孩子的三观呢?想想就不寒而栗!
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人能够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