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发现曾经的好友将你拉黑了……

2021-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于心敏于行

假如你发现曾经的好友将你拉黑了……


文‖张爱敏

经常有人对我说,张老师经常笑呵呵的,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烦心事,或者说在我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并非这样,只是我不善于言说,更不善于抱怨罢了。

从教三十年了,自以为一直都在传播正能量,向身边的教育同仁分享自己最有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的案例。其实,世上哪有一帆风顺,特别是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成长环境各异的同事。回眸,我确有许多“失败”的案例……

比如,迎面走来一位同事或者学生,昂首从我们身边走过,视若无人。也许,最初我们会以为彼此没看到,但后来发现连续几次都这样,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故意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并无尴尬,因为自己总是满脑子事情,无暇顾及。但当听到大家议论,自己只是感觉好奇。为什么呢?教学生,我们对“后进生”或者“优秀生”总是格外关照,不是怕“吃不进”,就是怕“吃不饱”。难道这也是老师的错?对同事,自己更是对事不对人,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不会“嚼舌头”添非议。但遭遇如此境遇,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感觉”。

比如,国庆节假期,联系一位曾经的老同事咨询一个问题,信息拒收,语音打过去,竟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当时眼泪汪汪的。想不通自己做了什么伤害她的事情竟然把自己拉黑。不过更为对方伤感,内心深处该有多大的“义愤填膺”啊,真是对不住了。

但冷静下来一想,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自己更不是,也不能保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如对方所愿,让每一个人都满意,达到每一个人的目的。这和有人在狂热追捧你,与有人冷淡对待你,其实是一样的。想通了,于是,也就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件事,坦然处之。

不过,有时我会想起这样的事发生,究竟是对方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自己就要改正。如果是对方的问题,那么如何能与她坦诚沟通,从而消除误会。很多时候,我总是在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沟通的方式,做事的方法,或者哪一句话不恰当,伤了对方。但回头想想,自己从来没有要刻意针对哪一个人,自己在乡村学校成长起来,更觉得乡村教师不易,自己不想他们再走一点弯路,做的任何事情,提的任何要求都是指向其专业成长。而且凡是经常“忽悠”“威逼”“提要求”的人,都是我看重的人,更多时候,我只有对特别“在意”的人,才会施以“手段”。这个人只属于我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已。

那么是不是对方存在问题,我不知道,我还是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许是我的工作形式太过于激进,也或许是自己沟通不到位。但是否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枉借我的权威施加自己想要的压力,于是,对方最终将怨气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样不被理解的事情每天都发生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在世,褪去被强加的光环后,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或许被放大,或许被缩小。

所以,当我们遇到此类事件时,首先要坦然接受并悦纳自己,同时也悦纳对方。我依然,人与人之间都要坦诚相待,走在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的那一声招呼,那一抹微笑,并不是为了彰显彼此的权威与德行,而是我们有教养的有素质的体现,我不希望对方因为我的水平有限而降低了他们的德行标准。

不过,当你遇到冷淡、冷漠、冷嘲时,亦或被对方拉黑时,一定要深感抱歉,然后一笑而过。此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去读书,去净心,唯有此刻静心修己,才会一世喜乐安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