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想法心情随笔

贺知章的理想人生

2019-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时歌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从小就会背,而我却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贺知章,耄耋之年,上疏朝廷,告老还乡。唐玄宗亲自写诗赠之,并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率领文武百官为之饯行。

在风云诡谲的唐朝,这个会写诗的贺知章,未曾听闻他的显赫政绩,到老还能功成身退,得到皇帝的如此厚爱,并非常人所能及。

他究竟有什么奇特的本事呢?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

01  恪尽职守,从未放弃努力

贺知章年少时,喜诗文。因此,一直勤于读书。即使不能考取功名,他也坚持读书,没有放弃努力。

上天总是会垂青有准备的人。等到他36岁时,科举考试一恢复,他就抓住机会参加考试,一举高中状元。他多年的坚持,终于迎来厚积薄发。

因此,他获得“国子四门博士”这份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耐住寂寞,一干就是27年。

他忠于职守,勤勤恳恳,每天认真教书,和学生们“侃大山”。闲暇时,交友喝酒,作诗写字,怡然自得。

以贺知章的才华,他能担负更大的重任。此时没有机会,又能如何?他看得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工作和生活。

直到63岁,他才被宰相陆象山举荐,任太常寺少卿,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可谓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如果没有之前多年的恬淡自安,脚踏实地,以及经营的极好人缘,恐怕最终他也只能与仕途无缘。

回首再看,那些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其实是为下一次的展翅高飞,积累力量和智慧。

从此开始,贺知章的仕途之路开始扶摇直上。3年后,他升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再过3年,他升任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监”。

直到他因病恍惚,才上疏还乡,荣归故里。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才是最好的归宿。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以高龄八十六岁,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一生。

02  兴趣广泛,善交各路良友

贺知章,除了在朝为官,他还拥有多个头衔,既是诗人,也是书法家。

他自号“四明狂客”。“吴中四士”有他,“饮中八仙”也有他,“仙中十友”还有他,可见他交际面广,朋友众多。

贺知章爱喝酒,人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得知他去世,李白想起当年与他金龟换酒的旧事,无限感慨,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贺知章喜诗文,写下流传千古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善草隶,画圣吴道子曾向他学习过书法。他与“草圣”张旭是好友,时常相约,即兴挥洒。

词人温庭筠曾评价:“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

诗人刘禹锡曾在洛阳发现他当年的题壁,并写道:“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纵龙虎腾。”

从朋友们的诗文和评价中,贺知章的形象因此可以窥见一斑。他除了做官,也把喜欢的事情,用力做到最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创下的各项成就,不仅享誉当时,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这些喜好,他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与朋友之间互相成就,共同追求理想的生活。他也不遗余力地提携和帮助后起之秀,以一己之力发挥最大的热量,温暖他人。

03  一生乐天,活成理想人生

贺知章生活在大唐最鼎盛的岁月,他没有经历大唐的没落,体会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痛苦。

相比其他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他是盛唐时代的见证者,他要幸运很多。

他在朝廷为官,一生兢兢业业,从不拉帮结派,从未因为官场的政治斗争而被贬或者流放,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

他的仕途虽然大器晚成,也有长期怀才不遇的苦恼,但相比很多人,已经足够顺遂。

他的诗文、书法,还有墓志铭作品,留存下来的不多。他的诗文清新豁达,即使有哀愁,也直抒胸臆,乐天知命。

从这些有限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一生狂放不羁、坦荡洒脱,知进退、懂分寸。正是这种乐天又理性的性格,造就了他幸福平顺的一生。

很多人求而不得的这样顺畅、轻松、长寿的一生,贺知章轻而易举就做到了。这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只有像他一样一生乐天,看淡世事,追求所爱,善始善终,才能活成世人眼中的理想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