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孝心,是体谅父母的缺失
俗话说,人无完人。
这世间,没有人敢说自己完美无缺。
即便是伟人,或大学者、科学家……
是人都会犯错的。
因此,教养的底线应是对于别人的失误、错误的体谅程度。
而在我看来,最大的教养却应是,
对亲人尤其是父母的不完美的体谅。
父母一百次的付出,难抵父母一次的失误。
65岁的老张,
拖着扫帚走在凌晨4点的路上,
周围昏暗的楼灯下,阵阵寒风飞扬起爆竹燃尽后的狼藉。
又是一年春节,
在这条熟悉的路上,老张又要独自扫尽这一地的喧闹和欢笑。
每逢这个时刻,
除了比平时更加繁重的工作之外,
更让老张无法承受的,
却是在这样的节日独自品尝着多年心伤的苦果。
35年前,
那时的老张,还很年轻,
那时的老张,爱人刚为他生了儿子,
那时的老张,更不可能想到,
十八年后的一记耳光,扇断了父子的情分,毁掉了人生的寄托。
多年来,
老张也悔不当初,
但孩子始终没有给父亲机会倾述和忏悔。
前些年老伴过世,
也彻底的切断了父子之前的联系。
这几年,老张就是这样一个人独自的生活着,
虽同在一个城市,
却如同隔着千帆海,万重山。
儿子对于老张不仅仅是那一耳光的仇恨,
在他看来,父亲的一切都是自己不愿意提及的,
他的顽固、他的强势、他的观念,
就连说话的口气都会生厌。
十八岁那年,他平生第一次鼓足勇气对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回答的却是老张酒后愤怒的一记耳光。
自此,儿子离开了家。
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
因为母亲,也只是过年节的时候,
短暂的看望,却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
“三十年前父敬子,三十年后子敬父。”
有些事,
劝说多了只是容忍,
时间久了才能体谅。
65岁的老张,
如同往年一样,
清扫完最后一条满地爆竹纸屑的街道,
太阳已经到了头顶。
不知不觉中,
周围满是嬉闹着、欢笑着的人流,
老张拖着沉重的身子一步一步蹒跚前行,
和奔走在拜年路上的人群显得那么的突兀。
当老张多少次的走回同样的胡同口时,
此刻,眼前的一幕让他不禁老泪纵横。
儿子,带着5岁的孙子站在老房门口等着他回家……
人啊,最大的孝心,是体谅父母的缺失。
我们往往特别容易谅解陌生人的过失,却从不肯轻易的原谅最亲近的人。
我们总是能感动干了一辈子坏事的人做的那一件好事。
而从不轻易为自己付出一生的父母而感动,
但却非常容易记恨他们的一次失误和错误。
不要等到自己站在父亲站过的位置,才体会到父母当初的不易。
不要等到体会到之后才学会体谅、谅解父母的缺失,
因为,时间有时不会给你机会。
人生最痛的也就在于此。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在。
身父之时方透悟,
其父之误可原宥。”
此文献给那些正在努力生父母气的儿女们,不是想劝说你们违心的容忍,只是想告诉你,时间最终会让你懂得体谅,但那时,或许亲人已不在身旁,而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