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是永不放弃地付出

2020-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亮亮苏

当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如家长意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默默地把手背到后面,在心里不停地念叨“亲生的、亲生的......”然后豁然开朗地安慰自己:静待花开。在这种无可奈何不如意的常态斗争中,慢慢地放弃了对孩子主动干预的念头。特别是六年级,经过五年的新奇、励志、失望、彷徨过程后,坚定地选择了“我曾经付出过”的结论,毕竟学习不学习,生活还得继续。也许,慢慢地孩子就好了。——这是常年在六年级的我和部分家长交流时的感受。

百度上说,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教育者主动付出特定的教育行为。由此可见,慢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行为,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当我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已经不能被我们的呵斥和严厉所“教育”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了。只有家长的认识改变并主动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跟得上孩子的脚步。现在的教育环境和家庭认识已经和三十年前不一样,就像老师不能用三十年前的方法教学生一样,父母也不能用三十年前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于现在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标。只有尊重孩子个体的独立性,才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主性。当孩子的成长遇到爬坡期时,不仅需要长辈给予他们“慢”的事件和节奏,更需要长辈的包容、帮助和陪伴。当孩子的成长需要帮助时,我们必须伸出有力的大手让孩子感受到力量;当孩子与我们的认识不一致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挑战成人的意识和能力;当孩子在各种否定或者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时,我们必须蹲下去从孩子的视角找寻前进的方向......慢一点,不是放弃,不是逃避!父母对孩子都是充满爱意的,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除了学习我无能为力之外,其他方面我对孩子的爱是无可反驳的。但是,当我们因为孩子的学习情况而生气或者消沉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吗?永不放弃的态度是为人父母必须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教育行为的存在就是爱的存在,唯有心中对孩子真诚的爱才能激发持久的爱的行为。所以,包容孩子的学习现状,不等于放纵或者厌恶孩子的学习行为,而是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共同面对这个成长的困难。也许效果不明显,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奋发图强学业有成,但是不断尝试的努力就是孩子迎接人生困难的指南。记得一位教育家对教师提建议:不要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而要探索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师,面对家庭的未来,我们是否需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呢?

教育是一个慢过程,我们不能奢望一次就有向上的力量,两次就能自律自强又自信,三次就会开花结果大丰收的效益。教育为什么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因为教育的过程漫长,效果不明显。凡是立竿见影的成效,我都会怀疑结果的可复制性。可是,如果家长的认识和理念没有转变的意识,只记住了“慢慢地等待”,那老师所有的帮助都会成为新的负担,并衍生出孩子身上新的问题。如果“慢教育”成为家长不再寻求改变的理由,那么孩子就只剩下了慢慢地长大,而没有了教育的功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