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哲思想法

优秀的人并非不合群,而是他合的群里没有你

2019-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seagull_1973

昨天,和同事聊天,和我吐槽公司另一位同事。

“有一次在电梯里遇见,连个招呼也不打,有什么可牛的。”

“上个星期,问他一个问题,就随便敷衍我两句。”

“平时在公司也没见他和谁关系好,自命清高的样子,活该他没朋友!”

其实我很想打断他,人家不是没朋友,只是你不配做朋友;人家也不是清高,只是不想浪费时间精力跟你们八卦。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咱俩加了微信,就是朋友了呀,为啥不理我?”

许多人把「认识」等同于「友情」,这种理解太肤浅了。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相互欣赏,相互钦佩,或者换言之,应该「旗鼓相当」或者「势均力敌」。

不论是古代现代,更不论是小说还是现实生活,都印证了一个论断:优秀的人并非不合群,而是他合的群里没有你。

诗仙李白,一生狂放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号人物拽的不行,肯定被传说自命不凡,没朋友。

可是你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原来他的朋友也很多。

比如杜甫,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也有宰相贺知章,因为听了李白的蜀道难而惊为谪仙人;有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有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还有将进酒里面的元丹丘……

你的实力不济,根本没机会和高手接触,人家怎么跟你合群?怎么和你做朋友?

别说做朋友了,做对手都没资格。

《天龙八部》里有个桥段,武林中赫赫有名有名的大侠乔峰,初遇段誉的时候,根本没把他当回事,作为“南慕容北乔峰”的大英雄,会和一个柔弱的书生成为兄弟吗?显而易见,根本不会。

但是,段誉用凌波微步赛过了乔峰,这才让他刮目相看道:“兄台内力果然不凡,想不到江南除了姑苏慕容公子外,还有如此高手!”

之后,两个人便拜了生死之交。

这个社会为什么讲究圈层?

因为有共同抵抗外界威胁的需要,不得不报团取暖。

而每个圈层,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只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不会因为你的稚嫩而多看你几眼。

成年人之间的友情,并不是单纯无邪的交情。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带着血泪的,他凭什么把所获的资源轻易交给你?

每个圈子都不一样,那些我们认为的“冷漠高手”,从不会多说一句废话,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很宝贵”,完全可以拿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和你尬聊。

这很残酷,但也很现实。如果你想进入一个圈层,首先你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分量有限却强行融入,只会落得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所以,别再吐槽优秀的人不合群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用什么时候都和别人在一起,只有弱者才喜欢扎堆。

你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的优秀,变的不可代替。等到那一天,那些曾经对你爱答不理的人,迟早会反过来屁颠屁颠搭讪你。


更多好文,欢迎关注

公众号:听听她怎么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