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个多元政体
我为什么选这篇文章?
都说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事,而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只有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和目前拥有的东西,才能用拥有的换取想要的,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这篇文章就对我认识自己有很大帮助:原来我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像外表一样单一的人,内心和头脑的复杂远超我对自己的预测。同样一百块钱,同样一个问题,可能只因为看了一张图片,我就会从“看得到长远收益”变成“只要实实在在的这一百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读下去,你也会有同样的惊叹:人性太复杂了,也太容易被外界影响了,理性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本篇文章摘自万维钢老师在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解读了罗伯特·赖特最近出的一本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以下为正文。
正文如下
今天咱们继续说罗伯特·赖特的《佛学是真的》。
咱们先说一个行为经济学的经典实验。假设现在我愿意给你100美元,没有任何附带条件……我想你是不会拒绝的。但我同时还给你一个选择 —— 你可以拿上这100美元走人,或者,你也可以选择等一年之后再拿钱,而如果你愿意等,一年后你将得到150美元。那你愿不愿意等呢?
100美元在银行里存一年可变不成150美元。所以从理性角度,一年以后的150美元的价值,高于现在的100美元。但总有些人面对钱是非理性的,有的人是只要有钱就赶紧拿过来花掉,有的人别说是150美元,就是125美元他都愿意等。
好,实验结果是有些人不愿意等,有些人愿意等,而且有些人对125美元也愿意等。各人有各人的金钱观,可能都有道理,没问题。
但是接下来,研究者在实验中加入一个变化。同样在考虑这个选择的时候,如果给男性受试者看一张性感美女的照片,那么他们之中就会有更多人选择不等了,当场就要拿到钱。
佛陀对此表示呵呵。 如果当初愿意等的那个人是“你”,那现在这个看到美女 —— 注意这还不是真的美女,仅仅是一张照片 —— 就不等了的人,是谁呢?
1.恐怖片和浪漫片
心理学有个动词叫“prime”,也就是用一些外部的暗示去影响一个人的决策。给男性受试者看美女照片,就是 prime。行为经济学家做实验做到这个程度也就这样了,结论无非是男人的金钱观会受到美女的影响。但是进化心理学,可以给一个更深入的解释。
为什么当一个人在面对美女照片的时候会更想现在就拿钱?难道他不知道照片在这里毫无意义吗?心理学家说,美女照片的存在,开启了他大脑中的“求偶模块”。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男性想要获得配偶,就得拿出资源来。求偶模块在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一旦这个模块出来做主,它就要求赶紧拿到钱。
求偶模块的作用在别的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比如在一个房间里让受试者们填写一份求职意向书。如果房间里全都是男性,他们填写求职意向书的时候就会更倾向于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如果这个房间里有男有女,男性受试者就更倾向于选择高薪的工作。女性在场,开启了男性大脑中的求偶模块。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实验……也是针对男性的。实验把受试者分为两组分别看电影。第一组看恐怖片,第二组看的是浪漫爱情喜剧。看电影,也是一个 prime 手段。
看完电影之后,又给受试者们看两个艺术博物馆的广告。第一个广告的宣传点是这个艺术博物馆深受欢迎,每年有几百万人来参观,强调的是它符合众人的喜好。第二个广告的宣传点则是这个博物馆一般人欣赏不了,你来就能彰显你与众不同的品位。
那么,刚才看的电影,对现在你对博物馆的选择有什么影响吗?结果是,一开始看恐怖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一条广告的影响,他们更愿意去一个去的人多的博物馆。而看浪漫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二条广告的影响,他们想去一个人少的博物馆。
这是因为恐怖片和浪漫片开启了你大脑中不同的模块。恐怖片开启的模块叫“自我保护”,它想让你和其他人在一起抱团取暖,所以你就要去到人多的地方。浪漫片则开启的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它会让你更愿意找一个私密的地方,所以你想要去人少的博物馆。
那问题就来了:到底哪个模块代表“你”呢?
2.你还是你吗?
咱们上次说到《五蕴皆空经》,佛陀引导五个和尚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都不是自我,也许自我根本不存在。而同样在这本经书中,佛陀还通过类似的引导,说五蕴中的每一个蕴都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是* 无常 *的东西。
佛陀说,如果你的“自我”真的存在,那它至少应该是一个*恒定*的东西,它怎么能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又是那个呢,怎么能这么快地变来变去呢?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理解。如果现在有个人在你面前,一会儿样子是个小姑娘,一会儿样子是个老头子,你大概不会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佛陀说,如此说来,自我,既然是无常,就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个“不存在”怎么理解,咱们昨天已经讨论过了。
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说的“无常”,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时刻其实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求偶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一个形象,自保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另一个形象。
我们看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表现得很疯狂,事后会后悔,他会说当时的我好像不是我一样。而别人看到他疯狂了,就会说别冲动!你现在不是你自己!
那人到底有多少个“自己”呢?至少有七个。
3.七个模块
2013年,两个进化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维西斯,写了一本书,叫《理性动物》(有中文版,英文版书名是 The Rational Animal: How Evolution Made Us Smarter Than We Think ),说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
1.自我保护,前面刚说过;
2.吸引配偶,也就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
3.保住配偶,也就是防止配偶跟别人跑了,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上,而是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上了;
4.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
5.关爱亲属,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关联的人;
6.社会地位;
7.避免疾病,我们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会感到恶心,喜欢舒适的环境。
我猜还有别的模块不在这个列表里。但是这个“模块说”,现在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或者说至少是主流的学说之一。这些模块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我们大脑中一直存在的。人一出生,大脑就已经“预装”了这些模块。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见到美丽异性也想追求、看到脏乱差环境也会反感。
但是请注意,模块只是逻辑分类,并不是说大脑中有哪个区域负责哪个模块。这些模块之间也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不像你手机里的 APP 一样,想用哪个程序就把它调出来,不用就关闭这个再打开另一个。模块之间有互相影响,而且无缝切换,常常一个模块还没结束,另一个模块就已经启动了。
我们大脑的决策权,基本上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最近得到新开了《刘苏里·名家大课》专栏,这几天刘瑜正在讲“多元政体”,我想借用她这个名词 —— 人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多元政体。
4.自由意志在哪里?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你的大脑,轮流坐庄,各个模块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这种模型是近年以来心理学家对大脑最新的一个理解。其实这个道理咱们以前也多次讲过,人脑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人脑是一场争论。我们多次引用过一个动画片叫《头脑特工队》,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模型——
(这张图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精英日课》了)
咱们讲《未来简史》的时候,也说过这个道理。如果是各个模块轮流坐庄,那么第一,你没有单一的“自我”;第二,你没有“自由意志”。你的行动只是被这些模块推来推去而已。常常是某个模块已经控制你了、已经让你做好决定了,事后,你才“意识到”你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你的叙事自我还要给这个决定编个理由。
而赖特这本书,说的就更深入了一点。
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哪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这就好比你身处一大帮朋友、谋士和下属之间,他们每个人都在跟你说话、都想让你按他说的办 —— 谁说话的声音大,谁就更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你就容易听谁的。
不但感情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想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体会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就会不断地冒出来 —— 这些想法,也是从各个模块中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这正是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
好,现在你知道了这些原理,那你下次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吗?赖特说,很难!下一次看到好吃的蛋糕,你还想吃。下一次感到愤怒的时候,你还是想惩罚别人。一般人想到这些,只能做一番感慨。包括赫拉利写《未来简史》,也只是感慨人没有自由意志。
但是佛陀,可不是这么绝望的。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
我理解,这就好像一屋子的人都在让你干这干那,而你非常酷,直接忽视大部分人的声音,自己选择了对你最有利的意见 —— 哪怕他的声音很微弱。
赖特这本书,就讲解了他自己学习的“内观”派的冥想方法。这是一个功夫,得勤学苦练才能掌握。但遗憾的是赖特本人的冥想功夫还没练到家,而我更是还没练过。明天,我打算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冥想方法,以及修行者流传出来的心得。
金庸小说里有个王语嫣,她的武术理论水平特别强,各门各派的功夫都清楚,别人比武她能在旁边解说,但是她自己不练武,一打仗就露馅了。
可是没办法,事到如今我只能提供这个知识服务。有心的人听王语嫣说说武功也有用。明天,你就把我当王语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