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好文集锦

叹隔代教育之艰难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丁香满园呀

六点四十五到达小区,车子还未停下,就听到儿子的呼唤声:“妈妈,妈妈!”紧接着,从门洞处跑过来一个小小的身影,直蹿到我的车轮前,再慢慢地行至我的身边,哽咽着说:“妈妈,妈妈,奶奶打我了!”

没有像往常那样尽量心平气和地问儿子:“翊冬,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了?”没有像往常那样质问他:“翊冬,一定是你又调皮惹奶奶不开心了!”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强压着心里的难过做若无其事状。

在这个天色逐渐暗下来的黄昏,我——一个身心疲惫的母亲支起车子的小支架,慢慢蹲下来,下巴贴着儿子的肩头,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泪水悄悄滑落。

背后响起了婆婆的声音:“你妈回来了叫你妈管教你,我可不管了。一放学就好跟着大孩子们跑,怎么叫也不回去,说一百句也不听,打也不管用!”听得出来,婆婆也是满心的委屈。

在她的观念里,小孩子就应该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不乱跑不乱跳,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犟嘴,听话无比。她曾经对我抱怨,正阳(小叔子)家的两个男孩已经“无法无天”到让她无计可施了,没想到又遇到我家孩子这样的“难缠头”,她都快气死了!

“难缠头”都有哪些令人不快的做法呢?

“翊冬,别乱跑,刚才你都摔跤了,还不吸取教训!是不是非得进医院才消停?”

“翊冬,上楼去!不要跟大孩子们一起玩!看他们打你咋办?”

“骑车太快了,多危险,奶奶都追不上。回去,不能玩了,再不听话,打你屁股!”

“谁让你骑滑板车?摔着了怎么办?”

“谁叫你看电视的?关了!到时候跟你妈一样戴个眼镜!”

“别在沙发上蹦,把沙发蹦坏了!你怎么总不听话?”

“总是不好好吃饭!”(其实刚刚在幼儿园吃过)

伴随着这些话的,是满脸的嫌弃 ,还有拍在孩子背上的巴掌!

暑假之前,孩子跟我说奶奶打他,我都没往心里去。自己的亲奶奶,还能舍得真打,肯定是你顽皮惹大人不开心了,轻轻拍打一下。但是现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了才发现,连说带打是奶奶的习惯动作,只是有时候打的轻一点,有时候拍得重一点,是用力连拍好几下那种,在我看来,可以称得上是“揍”!就我自己来说,近十年都没有这样对待过任何一个学生!

第一次看到她因为儿子早上磨蹭不起床而用力拉扯不成功,愤怒地揍孩子屁股之后,我其实有点懵,不明白她为何发那么大的火。跟老公谈过之后,他说这是他母亲的教育方式,他们兄妹几个小时候都是这样在父母的打骂中过来的。因为母亲的育儿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时候的行为其实就是出于惯性或者本能,并无恶意。老公希望我不要太在意,开玩笑地说,反正是亲孙子,打也打不坏,由她去吧!那时的我对婆婆来接送孙子上学,充满了感激,而且说实在的,我对隔代教育的代沟问题,早在婆婆来之前已有思想准备,所以就基本默许了婆婆的行为。

不记得是哪个周末,一家人在包饺子,儿子趁我们不小心偷偷拿了一张饺子皮,婆婆看到了一巴掌拍到了儿子头上,儿子撇着嘴向他爸爸报告:“爸爸,奶奶打我耳朵了,可疼可疼!”看得出老公也很心疼,对孩子奶奶说:“妈,小孩子调皮是正常的,你别动不动就上手。”婆婆不以为意,“就是你们太惯孩子了,他才这样。要不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这么坏?”老公有些激动:“我小时候,您又打又骂,还不是一样调皮!七岁的时候,我拿弹弓打伤了小叔的额头,你还记得吧?” “我刚想说呢,从那次你爸打了你之后,你不是老实多了,再没做啥出格的事?”老公觉得难以撼动婆婆,无奈地起身带孩子到楼下玩了。

然而一味地回避问题确实不是办法,孩子每次被打之后都垂头丧气的,显出很懊恼的样子,有时候,还赌气似的向我表示:“妈妈,我再也不到楼下玩了,奶奶老是打我!”就像今天,他一个人孤单地靠近我诉说委屈时,我能感受到他的伤心,我不想让这点伤心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不想让这个暂时还爱说爱笑的孩子童年里这样一片阴影。

我想,我和他爸爸得和奶奶有一个高效的沟通了。也许从改变她对小孩子的天性的认识开始,也许从她信奉的“棍棒教育”观念开始,也许从她无意识的惯性和本能的动作开始,也许从我们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的影响力开始,也许从我们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开始……不论怎样,不管怎样,我们真的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