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那些事》有感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一本散文集了。
门外看到吴念真先生的书,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台湾人鲜活的灵魂,写的都是生活里很平常的人和事,可正是这份平常愈发难能可贵。小孩子,青少年,中年男人,妇女,阿麽,一个个人物塑造的如此完整,这是多久没见到过这样完整的啊!
小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能反映他的本性。就像书中写的一个小女孩因为要移民去英国,留个小男孩的只有一长串的英文地址,而他是多么思念她啊。在一次班级大扫除的时候,他竟然在她的原来的坐过的桌子夹缝里找到几根长头发,放学的时候还拉着他父亲炫耀说:“爸爸你看,这是她的头发,可是我好久没见她了,我好想她啊”,话还没说完,小男孩就抱着父亲嚎啕大哭起来,抱着他的父亲一直都沉默着,一句话都没有说,他父亲知道孩子这份最纯真的情感会是他人生路上一次特别的成长。
墙内青年时期的感情是最动人的,那种花样的年纪,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情谊值得用一辈子去铭记。他上中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会坐公车去上学,往往起来的迟,上车总会带着一个面包,这时候车上人还不多,他会选择一个位置坐下啃着他的面包。不一会儿,一个女孩上了车,她手里也拿着一个面包,不过是带肉松馅的,等车重新开动的时候她站在一根扶杆旁,用手慢慢的撕开手里的面包,小口的吃着。他低着头假装没有注意到她,等车上的人多起来的时候,他可以明目张胆的透过人缝去看她。这样的日子很多,而有时候她的同学会在某个站跳上车来和她亲切的攀谈,从言语交谈中他知道那个女孩和他一样读高三,不过是在离他学校不远的一个女子商业学校。也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每次见面的时候连一句招呼都未曾打过。
有一次车上的人实在拥挤,他一直被推搡着,等他回过神来时,身边刚好站的就是那个女孩子,他仔细的打量着那个女孩子,发现她脸上有几颗小小的雀斑,很动人。这次她的同学跳上车又一次和她亲切的攀谈,他忽然听到她同学说那个女孩子喜欢木棉花,刚好他学校旁边的树上就开着木棉花。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他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翘课爬到木棉花树上去,连花带枝干折下一片来。跑到她学校门口的公交站台去,等她出来的时候把花递给她,她回了一句:“你好神经哦”。
草莓第二天女孩上车后给了他一个信封,让他回学校再打开。他兴奋的跑到教室去,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张纸条和一枚铜钱,纸条写着一长串数字,他不明所以,旁边的同学看到了取笑他说:“你傻哦,这是电话号码,人家让你打过去啦”。周末的时候他忐忑的按下了那一场长串数字,“请问是XX小姐的家吗,我找她”,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的是她的声音,“我还以为你不知道要打给我”。
转眼到了暑假,他竟然开始有些思念坐公车的日子,脑子里忽然闪出“她会不会也在想我”的念头。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会在每天同样的时间去坐公车,听起来好像有些疯狂,但事实就是这样。等到开学的时候,女孩把这些都告诉了他。而之后他们的人生就开始并轨了。
像这样的小人物书中到处都是,再平凡不过了。却让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可以登上台湾岛看一看,人间市井便会多了一份体验感。这个念头或许会围绕我很久,难忘。
己亥年二月初八,读吴念真先生《这些人,那些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