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友会传播正能量简友广场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2023-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帆风正

中国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五代周世宗等四位皇帝排斥打击佛教,后来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专家称为“三武一宗之厄”,也称为“法难”。

北魏太武帝崇尚道教。公元446年,有人向他奏报长安有一佛寺内藏有兵器,他怀疑寺僧与聚众起义的盖吴通谋,开始诛杀长安的沙门。不久,太武帝又通令全国,焚毁寺院经像和坑杀僧人。

北周武帝最重儒术,早年也信奉道、佛二教。在他掌握政权以后,欲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的位次,引发了佛道之争。公元574年,周武帝亲自召集沙门道士进行辩论,周武帝被和尚智炫当场顶撞,于是作出将佛、道一并禁毁的决定。到了公元577年,周武帝灭北齐后,又在齐境内毁破佛教建筑设施,焚烧佛教经典。没收寺庙土地,迫使三百多万僧尼还俗皆复为编户军民。

唐武宗登位后不喜佛教,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寺庙不许接受民众供奉。到了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同时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仅留寺一所,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各留两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客观上巩固了中央集权。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

公元955年,后周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后周世宗灭佛,在这几次灭佛事件中是最有影响的一次。实际上周世宗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古代中国佛教已经走向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后,更萧条衰落了。从此以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为后来三教融合奠定了基础。

“三武一宗”四次“法难”,直接起因是皇权与宗教之争。五胡乱华之后,魏太武帝欲一统天下,所以要推崇汉人的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所以排斥传自胡地“胡教”。

北周武帝也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故无心敬佛。为了表现与汉文化的认同,所以排佛。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量才任用,委以官职;鼓励继续探讨佛、道的哲理,这些皆表明对汉文化和儒学认识的深刻。

唐武宗灭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在其次是道、佛之争,是一次典型的皇权与宗教斗争,但与儒家无关。而五代周世宗灭佛则主要是经济原因促成的。当时中国乏钱,他想到毁铜像铸钱的方法。周世宗谈到其灭佛的理由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既然佛可以舍身救人急难,为什么不舍铜像救天下呢?

经历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汉传(北传)佛教八宗仅剩净土宗和禅宗还保有较大的影响力。禅宗佛教因提倡自耕自食,所以损失最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