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与渡己
小慢可写作群昨晚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题目是:渡人和渡己,何者更难?
我大略听完了辩论,虽觉精彩,但也感有美中不足之处,今天就借简书发表下拙见,以抛砖引玉。
首先,窃以为,辩论之前,各方必须正确理解所要辩论的渡人渡己的渡到底指什么,否则就会审错题会错意发错议论。
语本《佛典》云:“自未得渡而渡人者,菩萨发心,又自渡生死苦海,而又渡人。”
大多人认可“渡人渡己”的说法源于此。
若单从佛教的本义而言,渡的意思是接受佛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佛家的教义规范人们的行为。
佛教经典浩瀚,法门众多,但基本思想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可见“善”是佛教的核心要义,因此“渡”或可理解成“止恶修善”或“弃恶从善”。
当然,我们的辩论不必局限于佛学,对“善恶”之义的引伸,足可让我们从现实的视角进行辩论。
但无论正方反方,辩论中均有人迷失了议题。
反方(持渡己更难观点一方)曾举了个爬山的例子,说山上有很多岔道,他需要去探索,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达到山顶。然后他有了经验可以告诉其他人,其他人就不用像他那样辛苦去探索了,可以轻轻松松到达目的地了。渡己要历尽千辛万苦,渡人只要指头一指,说明渡己难于渡人。
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细一想完全经不起推敲。
山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些岔道自然是前人走出来的,那座山不是他第一个去爬,他也不会第一次去爬山,就算是第一次,也该有一定常识,可以从众多的岔道中分析出哪一条或哪几条更可能是通往山顶的。因此他的“渡己”,也利用了前人的成果(被渡)和自己之前的经验积累,并不用他去劈山开路(真正的渡己)。
最关键的是,“渡”的含义再怎么引伸,也不该是爬山这么单薄和轻浅。
其次,辩论必须符合逻辑,不可自相矛盾、偷换概念、机械类比、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虚假假设。
如辩论中反方引用了“渡人先渡己”为论据来证明渡己难于渡人,并以教育为例,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其实先渡己后渡人,只表明渡己是渡人的条件,两者是条件关系,并不能以“先后”来定“难易”。
下面说说我对此辩题的思考。
初一看这题目,我第一感是渡人难于渡己。
因为每个学过唯物辩证法的人都知道,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一个傻子,教不好一个自我放弃的聪明人。
我认为,以教育为例来说明“渡己”和“渡人”,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于是我想起了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大学毕业后先在北京四中任教,因教不好被停职回家。
陈景润自己这么厉害,却没能教好学生,这似乎足以证明“渡人难于渡己”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试问世上有多少人能达成陈景润一样的成就,陈景润的“渡己”真的容易吗?
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矛盾的结论,其实是我们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因为从事数学研究与从事数学教学是两门不同的学问,也就是说“渡己”和“渡人”要求的能力并不一样,两者有关系,但不一定成正比。名师出高徒,但名师并不一定是教师中最学识广博的人,而只是最懂得教学的人。
陈景润的“渡己”应该和他人的“渡己”比,他的“渡己之难”就显现了出来。
现在问题又来了,渡人渡己不像爬山那么简单,但也不应该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么难。
其实渡人难还是渡己难,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天资聪颖的人悟性高,自然渡己易,被人渡也易,渡他的人也会感到易。反之则难。
医者难自医,渡人难渡己,渡己难是当局者迷,易走火入魔,所以难。
渡人易,是旁观者清,被渡之人渴求被渡,也在自渡,所以易。
教学相长,渡人的人也会从渡人的过程中提高渡己的能力,所以佛说渡人即渡己。
再回过头来说辩论赛,也许谁也说服不了谁,也许辩题本身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这正是辩论的乐趣所在,无法辩者听者,都享受过程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