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热文推荐

佛教里的唯心主义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68人  心学和性格

关键词:佛教 佛学 释迦牟尼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1][2]“认为精神(意识、观念)是世界的本源,世界则是精神的产物”[3]。意念直接改变结果,属于唯心主义。

如基督教有唯心主义,《圣经》记载:

“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了)他们(的病)。”[4]

“耶稣站在她旁边,斥责那热病,热就退了。”[5]

伊斯兰教宗书《古兰经》记载:

“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他欲创造什么,就创造什么;欲给谁女孩,就给谁女孩;欲给谁男孩,就给谁男孩”[6]

“我使我的精神到她面前,他就对她显现成一个身材匀称的人”[7]

佛教也有:
【一切物质都由他的意念而产生;都是因我的意念而出生的】

“今有大梵天王,无能胜者,统千世界,富贵尊豪,最得自在,能造化物,是众生父母。”[8]

“释迦牟尼:光音天的某一个天人(梵天——笔者)的缘分已尽,他的福德果报有非常之大,他的神识就会移居到梵天宫殿。在宫殿里,一切物质都由他的意念而产生,也具有很大的神通,本身也通体放出大光明,能够自由往来各个天界(星球)。他的容貌在这个世界里是最庄严的。”

梵天:“我(这个我非指释迦牟尼)是梵天,大梵天王(指梵天和大梵天王是同一个物体),是世界(指他在宫殿里创造的世界——笔者)的征服者,没有一个人能够征服我,也没有哪一个人的能力能够超过我!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因为这些人类都是因我的意念而出生的,所以,我是他们的父亲。他们都是我创造的。”

“就说这个世界是大梵天王创造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大梵天王创造的。大梵天王是永久长存的,是不死的,不会坏灭的。”[9]

【身心流露着安详宁静,并无任何异状】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与优波先那尊者(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僧团成员——笔者)一起住在王舍城郊蛇头岩的林中。那时,有一条毒蛇掉在优波先那尊者的身上,而且咬了他。优波先那尊者就呼唤其它的比丘,说:「各位贤者!我中毒了!你们快来扶我到外面,免得我死在大家修行之处。」
这时,舍利弗尊者闻声来到现场,向优波先那尊者问道:「你的身心流露着安详宁静,并无任何异状,却自称中毒,还催促我们将你的身体预置洞外,是何道理?」
优波先那尊者对舍利弗尊者说:「尊者舍利弗,若妄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自我或为自我所拥有,若妄认【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是自我或为自我所拥有,若妄认【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自我或为自我所拥有,其人遭逢伤病之际,就很可能失去身心的安详宁静。我如实了知它们(六根、六尘、五蕴)不是【我】、不为【我】所有、【我】不在它们之中、它们不在【我】之中,如今虽行将毒发命尽,身心却依然安稳如常!
尊者舍利弗,我早已断除了一切结使(烦恼),犹如截断根部的多罗树一样,不受各种生存境界的羁绊,不再继续受生!」
于是,舍利弗尊者与比丘们即扶优波先那尊者至洞外,不久他就因为蛇毒发作而入灭了。”[10]

这段不是直接的意念转换结果,但是也间接体现释迦牟尼的教法,优波先那尊者被毒蛇咬了不是进入应激状态去治疗身体问题,而是不进入应激状态,“治疗”精神状态问题等待毒发(深望)。

现代科学医学发达,很少人被毒蛇咬后(丝网),但是如果也像他这样处理问题,大概率也是会(四)的。

【朗诵文字去蛇毒】

佛陀(释迦牟尼)告诉舍利弗说:「如果优波先那,能诵此偈的话,就不会中毒,身体也不会坏,不会如聚糠糟那样」。舍利弗白佛说:「世尊!要诵那种偈?那些辞句呢?」
佛陀(释迦牟尼)就为舍利弗而说偈说:
(一大段的朗诵词——笔者)
……
舍利弗啊!优波先那善男子,那个时候如果说此偈,说此章句的话,毒蛇就不能中伤其身,其身也不会坏,不会如糠糟聚」。[11]

这段文字是接上面被蛇咬那段的,通过朗诵文字去蛇毒,属于唯心主义。认为有效的可以做试验证伪。

【朗诵文字去所有毒】
《楞严经》:

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毛)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12]

如果十方世界所有国土中的所有众生,用其国土上生长的桦树皮、贝叶、素纸、白布,书写这个神咒,放在香袋里,哪怕这人记忆昏昧,不能念诵记忆,只要带在身上,或者书写在屋里,那么应当知道,这人尽其一生,一切种种毒害之争都不会加害于他。[13]

若我(释迦牟尼)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
一切咒咀,魇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12]

【否定事物存在客观性】
主观唯心主义否定事物存在客观性,佛教的观点有: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14]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1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6]

【有那些人的信心,她什么事都没有了;念病,病就重了;一切法从心想生】

“净空法师:她(乳腺癌晚期找他治疗后去世的陈晓旭)是信心不足,我一直帮助她。她如果有“山西小院”那些人的信心,她什么事都没有了。”

“净空法师:如果她坚定的信心,你的病决定会好,意念能够转变。

……念病,病就重了。如果她要念佛、念经,病不要去理它,那病就复原。意念!“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念头转过来。”[17]

净空法师和释迦牟尼僧团的人一样是出了家人,是我见过现代最红的佛教人士。


(欢迎您在简书点关注支持我,都是干货)

相关阅读:
认知圣经《佛教的观点错误》,2018年。

来源及释义:


  1.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唯心主义],台湾教育部。

  2. 《现代汉语词典》[唯心主义],第1354页。

  3.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4》[唯心主义],第2197页。

  4. 《圣经》新约,马可福音 6:5。

  5. 《圣经》新约 路加福音 4:39。

  6. 《古兰经》第四二章 协商(舒拉)[49]。

  7. 《古兰经》第十九章 麦尔彦。

  8. 《长阿含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卷十六。

  9. 汉译《杂阿含》第962经、别译杂阿含第196经、英译巴利圣典Majjhima-72(白话文)。

  10. 汉译《中阿含》第221经、英译巴利圣典Majjhima-63。

  11. 白话《杂阿含经》悟慈法师,[二五二经 优波先那经]。《杂阿含经》原文同。

  12.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唐代 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卷7。

  13. 白话自《楞严经》随便看看吧

  14.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15. 《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16. 《菩提偈》唐·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7. 净空法师看待陈晓旭治疗失败的观点错误》认知圣经,2018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