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宝男,让我怎么爱你?

2017-01-07  本文已影响33人  周丽瑗

最近也不知道刮什么东南西北风,身边的女朋友们都在抱怨她们的男人是个妈宝。原本对这个特有物种比较陌生,不得已好好的大肆研究一番,研究的结论是大多数的女朋友属于神经过敏,虽然她们的男人得确还不算成熟,但似乎说妈宝这样略带病态的字语还是有些过了。恩,我这样说,估计会被几个女朋友打,不如换一句话来解释,“妈宝病”有重度和轻度之分。她们的男朋友即使有,应该也是轻度患者。

但我得确认识一位妈宝病的重度患者的受害者。

小V,35岁,她5年前结束了一段耗时两年的婚姻,说“耗”是因为她的婚姻里,就是一场她和她婆婆争夺她前夫的拉锯战。那时,我对婚姻和婆婆都很陌生,只是她的那场经历的观众,连听她吐槽的份也没有。这几年,我们聊的多了起来,她最近跟我聊天的叹息是“我又找了一个妈宝男,你说这是不是命?”

我回答:“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的决定,是你还是那个看不见的命做的?”

中国大陆在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即独生子女政策,在大城市的双职工的生活状态下,产生很多“钥匙儿童”,从小他们被父母锁在家里,或者放学回家一个人拿出脖子上的钥匙开门等妈妈下班,他们的童年内心经常是孤独的。虽然“独生子女”在我们的概念里,意味着同时有六个大人的爱和照顾,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是被爱所吞没,可事实是,他们在内心更加的渴望极度忙碌的母亲的爱和陪伴。

我把上归为历史原因吧。

换成母亲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的“钥匙儿童”长大后,会通过生命中的自我成长去填补成长的坑洞。但有些家庭,父亲严重缺位,比如离异、早逝,或者夫妻关系冷淡,母亲不自觉得把儿子放上了她的丈夫的位置上,除了寄予期望外,投入了过多的超乎母爱的爱,并潜意识来阻止孩子成长防止孩子离开她,比如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我们经常看见一个男人30多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自己的内衣没裤还得母亲天天手洗,母亲虽然嘴上埋怨心里引以为乐,儿子乐得偷懒甚至美其名曰经常陪伴母亲是孝顺。母亲、儿子都用爱的名义快乐和谐的生活着,直到被一个外来的女人所打破。

从这个问题的男主角来看,妈宝男从小缺少妈妈的伴侣,内心对母亲的爱的恐惧使他心里有两个妈妈,一个是好妈妈,一个是坏妈妈。而很多妈宝男的严重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分裂,他们把好妈妈给了自己的亲妈,而把坏妈妈投射给了自己的妻子。在生活上的反映就是:他们不忍心去拒绝伤害自己的母亲,甚至对母亲言听计从,因为这是他从小心中最爱的那个好妈妈;但他心里对那个对他疏于照顾的坏妈妈的愤怒,深藏在他的潜意识中,最终对着自己最亲密的妻子时不时无端发怒、莫明光火,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只能有个好妈妈存在,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的女人,不能做我最爱的女人。可是这一点的发现,通常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的朋友小V,她在前一段婚姻的婚前非常欣赏她的前夫,她的一个判断标准是:他能对妈妈这么好,以后肯定也会对我这么好的。只是,她忽略了,她的婆婆已经守寡10余年,对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对妈妈,都不会因为一个才认识2年的女人而改变他们之间相处的模式。在一片狗血剧情后,小V惨淡收场。

只是对小V为什么又遇上这样的男人,我总算有了点眉目让她来参考。小V早在十年前就独闯深圳,各方面条件优异,是典型的“优质女人”,当然这份优质背后也带着不自觉的控制。当她遇到妈宝男时,对方初期呈现出来的顺从,正是吸引小V的地方,同时也被类似于“互补才是夫妻”这样的教条洗脑,她则满意于女强男弱的模式,只是没想到婚后她前夫的本来面目才开始真正显现。而对于小V来说,再次遇上一个妈宝男,我倒不想说是不是命运的安排,更多应该是小V自己的感召,她的强势、控制欲强、享受统治的特质,让她碰上这一类型的男人概率极大。不过,小V已经有所觉察。看见,是一切改变的开始,对于小V来说,如果是真的很爱这个男人,自然要和这个男人共同成长,学着柔软、学着放手、学着用慈悲的目光看他的原生家庭。

如果有可能,希望小V的男人对他是妈宝这一点也能有所觉察,因为一个五六十岁的母亲已经很难去改变,但这个男人的路才开始,当一个男人正确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给他的人生造成的阻碍时,他应该拿起就在他手里的解决问题的钥匙。我记得在张德芬老师的《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里有写道:只有自己先成长,父母才会成长。对于他来说,平时对父母表达充分的关心和嘘寒问暖即可,对父母干预自己的事时,要一律叫停,即使这样会让父母受伤,也要勇敢的去面对这份冲突,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从一个乖宝宝长成一个大男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