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解读“风之丘葬祭场”(下):你能否察觉到自己“被设计”?

2020-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Pavo炎炎

以下精读笔记转自我的个人公众号“YanYan风景园林导游”,感谢你的关注。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我们东方造园传统长期以来受到绘画和文学的影响,承继了“意在笔先”的观念,讲求“立意”,造园首先要构思设计作品的意境,而后通过恰当的表现手法,使之与实际功能相结合。

上一讲,我们重点分析了设计师背后的“意”,也就是表达日本人“流转”的生死观,并借助景观的衬托,使人意识到“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进而从亲人逝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平静地面对现实。立意的核心是希望人们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经历过亲人的离世,那段时间整个人心乱如麻,什么都不想做、无法集中注意力、每天都昏昏沉沉。这种时候,谁会有心思注意景观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要想让人从浮躁的情绪转变为平静,安心沉浸到庭院环境之中,设计师必须采用一些辅助的设计技巧,来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设计期待。

我将设计师的方法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对比、留白、和消隐。

有趣的是,这三个设计方法包含着一个共通的特点,它们都直接作用于你的潜意识,让你几乎察觉不到

对比

“对比”指的是建筑空间氛围和庭院景观之间产生的关系。

我们先说建筑,北侧建筑的设计师也是日本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名叫槙文彦,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因为我不是建筑专业出身,所以实在不懂该从何处评论,反正挺牛就是了。不过在立意层面,我姑且能分享一点,那就是槙文彦尽可能将建筑空间做到“抑”

首先是流线。从西侧主入口进入建筑核心区域之前,要花一定时间,建筑师设计了很多狭窄的小场所,要穿过小庭院的一侧,才能够进入建筑,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会感觉要用很长时间。在已故亲人要送入火葬之前,尽量延长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会使人产生一种告别的仪式感,同时也有助于情绪转换。

更多图片就不展示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找找。

其次是光线。建筑总体而言呈现出昏暗、内向的空间氛围,只有少量的光线散漫地射入室内。

这种昏暗的空间氛围暗合了日本人对“阴翳”的审美意识。这个词是我从《阴翳礼赞》一书中读到的,作者谷崎润一郎是日本美学大家,曾先后七次提名诺贝尔奖,他从日本传统木构建筑暗淡的室内光线获得启发,并从建筑推演到生活、审美、处世哲学,总结出日本人普遍的对阴翳的审美情节与文化。

比如逆光就有一种阴翳之美,逆光时人的脸部无法被看清,脸部周围光晕所形成的轮廓,非常朦胧和暧昧,这时候,就会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美感。这让我忽然意识到,假如你下次再给女朋友拍照,没选好光线,不小心太黑了,记得千万不要慌张,可以这么和她解释,这是你特意学习的一种源于日本的高级审美方式,叫做“阴翳之美”

开个玩笑哈。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我想,身处建筑里的人,或许会有一种“归家”之感吧。

与建筑相对,庭院空间该“扬”了。走出建筑的一瞬间,空间豁然开朗,你压抑许久的沉痛,一下子得以释放;缓缓走到庭院中心,四周一片寂静,只留下耳边轻轻的风声,你安坐于其中,静静地与亲人告别。

一抑一扬之间,你浮躁烦乱的思绪,趋于平静;你的情绪,无形中被设计巧妙调动。

这就可以了吗?当然不够。

从昏暗的空间过渡到开阔的庭院,虽然一瞬间可以给人强烈的对比冲击,触动情绪的转变,但用不了太长时间,人的心理感受便会慢慢回归到平均值,淡化环境的刺激。

而后,庭院空间的劣势便会浮现在你的面前,那就是场地面积实在太小了。大致估算一下,庭院部分顶多1万平米,放在户外,这个面积真的很小,也就相当于咱们大学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你想想看,是不是一览无余?所以在如此局促的场地内,即便一棵树不种,全部铺上草坪,也很难创造出足够空旷的感觉。

而一旦昏暗的建筑和开阔的庭院,这组对比关系被打破了,人的注意力显然就会从庭院中游离出去,设计师的巧思瞬间破产。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词:留白。

2  留白

你可能会奇怪,不是刚说场地太小让人一览无余吗,什么都不做场地都未见得有多开阔,哪里还有地方让你留白?

如果你这样理解,可能还真误会了留白的本意,留白并不是在空间层面留下空白的区域,而是在思考层面留下想象力可延伸的余地。说起来有点绕哈,给你举个例子,是我从别处听来的,觉得特别形象。

比如你特别饿,好几天没吃饭了,这时候我给你画一个饼,你立刻想的是饼的味道。但是如果我就给你画了一个空碗,你的想象空间就很大,碗里可以是饺子、面条、卤煮,都行,你想吃啥,就是啥。对,这只让你想象的空碗就叫留白。

当然我知道这个例子有点俗哈,说个正经的。日本画家长谷川等伯曾画过一张《松林图》,就是下面这张,被誉为日本水墨画的巅峰之作,寥寥几笔,松林的幽深跃然纸上,你甚至能在画中感受到潮湿的气息。

实现这种效果的绘画手法就是“留白”,仔细看其中任意一棵松树,它的外边缘都是向周边虚化的,没有清晰的边界,但松树的中心部分又画的很细致,你绝不会将它误认为是别的。边界的虚化为你留有了任意想象的空间和画外余韵,松林仿佛是在向后无限延伸着。

通过留白,在有限的空间中,勾起人们对无限的想象力,这不正是葬祭场庭院所需要的吗。

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达到“留白”效果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一是要有核心焦点,首先你得有一只碗、有前景的松树;

二是要有供人想象的余韵,碗得是空的,松树不能画满。

在庭院中,核心焦点很容易实现,但想象该怎么办?《松林图》好歹还能用笔触的晕染表现纵深关系,但在实体空间中,总不能给树调整透明度吧?

所以要想实现留白效果,必须得借助点“硬知识”了,介绍个新名词,它叫特克斯勒消逝效应”,说普通话就是“视错”。

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盯着下图中心点看20s,集中精神尽量不要让眼神散开,你会发现周围的灰色部分,会渐渐消失掉。

这个现象是瑞士物理学家特克斯勒在1804 年发现的,当一个人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 20 秒或者更长时间之后,在该固定点周围,也就是在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视觉刺激源,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神经适应性,我们穿衣服的时候,一开始会感觉到皮肤与衣服的接触,但过几秒钟这种感觉就没了。如果不是刻意觉察,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皮肤与衣服之间在接触,在摩擦。视神经也是这样,中心点看久了,就会把周边无意义的灰色信息过滤掉。

那之所以我们平时注意不到这个现象,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会发生无意识的细微运动,不会长时间注视,称为“微眼跳”。有科学家借助实验设备,捕捉人眼在看东西时候的运动轨迹,不得不说,我们的眼睛还是挺多动症的,不过这也多亏了微眼跳,不然当你深情望着女朋友看的时候,她的脸颊会慢慢消失不见,想想都可怕!

说回正题,这个现象该怎么运用到设计中呢?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游人的视线牢牢圈定于一处,他的眼睛会自动慢慢虚化周围的景象,忽略场地边界的局促,进而获得开阔的空间感。在局促的实体空间中,我们要借助视错,实现留白效果。

圈定视线,用雕塑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体量太小,达不到效果;体量太大,像纪念碑一样又非常不协调。恰好在平面延伸的椭圆形式的道路能够达成这一目的,不过,这条道路显然不能用棕褐色的木栈道铺设,因为和环境太容易融合了,而要用醒目的白色石材,突兀且长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

网上图片很少,但大致能表达清楚“视线圈定”的意思

说句实话,园林设计一点都不简单,看着门槛低,迎面一堵墙。

到了这一步,设计已经算是很优秀了,但离完美还差一点点,而最后这一点简直绝了。

回到刚才视错的那张图,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要想让人眼产生背景虚化,需要低对比度、模模糊糊的才行。在庭院中,背景最好都是绿树,或者远山、开阔的天空,色彩统一,才能便于人们产生视错的虚化。但打开地图你会看到,场地周围还有大片的村子,环顾四周,这些建筑会极大干扰视线的统一。

 周边建筑会极大地干扰视线

通常的做法无非是种上一圈树,挡上就好了,但三谷彻采取了一个更加高明的做法——借助地形把建筑藏起来

这就是下面我要和你分享的第三个关键词:消隐。

3  消隐

首先郑重声明,这部分观点是我从公众号“缘中说园”中学习来的,主理人还出版过一本个人随笔《风景园林的想象力》,对我启发挺大,如果你对风景园林有点兴趣,但又不想看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那么这本书推荐你阅读,还有公众号“缘中说园”,推荐关注。毕竟引用了人家的观点,所以先说点好话,下面我来为你转述。

如何做到消隐建筑呢?三谷彻的手法非常隐蔽。

表面上看,场地是平的,可实际上,这个椭圆,其实是一个碟子的形态,中间是凹下去的,周围一圈是高的。这么做目的是为了挡住你的视线,我们看一张示意图。

图片来自“缘中说园”,感谢精彩的分析,侵删

 红色的箭头是人眼视线,在被一个简单的斜坡引导后,跨过了中间的建筑,直达远处的山体。手法虽然很简炼,但是效果很神奇,仅用了一个空荡荡的坡,就把远处的山借进来了,从而将背景环境纳入一整片远山、天空之中

建筑去哪儿了?

近景的坡和远景的山被连通在一起,仿佛场地就是从山那边延续过来的,此处的空间与整体自然完美融合。而中景的建筑则被全部干掉,不和谐的干扰被隐藏了起来,人们的视线和思绪就能够稳定地圈定于场地之内。

下图是场地模型,应该可以看出庭院中心缓缓的凹陷。设计师怕我们看不出来,还特地利用横向的汀步,强化了地形的弯曲。

此外,我还想再和你分享一点技术细节,那就是坡度大小。

这是我在书中看到的庭院剖面图,用量角器算了一下,场地下凹的坡度约5%左右,能让人刚刚有所察觉,但不注意其实又很容易忽略掉。

别看只有小小的5%,挡住我们的视线可谓绰绰有余,假设人眼睛高度在1.5m左右,5%的坡度下,只需要预留30米的宽度就可以做到。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手法,你几乎发现不了。比纯种一圈树,高级太多了。



最后想说:

以上就是我从作品中学习到的三点设计手法,是不是很干货、很实用!!!

在我构思如何分析风之丘案例的同时,内心中一直有两个疑问,好在最后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我猜你可能也和我有同样的困惑,所以想在文章结尾和你一起分享。

Q1:上述分析会不会是牵强附会,过度解读了?

答:这是一个好问题,当然存在这种情况,但被误解或许就是表达者的宿命吧。我想借用日本文学家外山滋比古先生的观点来回答这个疑问:

读者不能百分百地按照作者的原意去解读一部小说中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作家烦恼于自己不能被读者理解,那就错了。这不是理解或不理解的问题,可以让每个人解读出不同的内容感受,恰好说明了这就是读者已经参与到了小说共创中的一种成果。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学习、是领悟设计的巧妙,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需要考究三谷彻最初的设计想法是什么,只需要关心在有限的条件下,从中能解读出什么,哪些可以为自己所用就足够了。

这和小时候老师让我们总结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是一个道理,虽然我们猜测的内容,未必是作者真实所想,但这不重要。

Q2:如果一个设计作品需要借助上万字的文字说明才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它究竟是不是好的设计?

答:我的理解是,园林不是平面的艺术,而是三维的艺术,但问题在于,我们在手机、电脑中只能看到平面图像,所以才需要借助文字的力量,通过阅读帮助你抵达三维空间的感官体验

以上所说的一切,其实你都可以在进入场地的一瞬间感受到,根本无需语言:

从昏暗狭窄的建筑走入空旷寂静庭院,内心中的悲痛会自然而然地释怀。

用醒目的白色椭圆形道路圈定住视线,感受到的空间会自然而然地延伸。

借平缓的高差与远山恰到好处地衔接,不和谐的建筑会自然而然地消隐。

不仅不需要语言,甚至设计师连这些细节都不希望被过多注意到,你只需要在此安心地悼念亲人。

好的作品不是在设计你的视觉意识,而是要调动你的潜意识,引导却不强制,用心却不做作,干预却不干扰,你绝不会被那种突如其来的美所震撼,但你一定能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无穷韵味,还记得“留白”吗,好的设计要为你的想象力留白。

所谓润物细无声,什么都做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你说它算不算一个优秀的设计?

说明文字过多,不代表设计不好,关键在于是否言之有物,是否能让你眼界大开。相比而言,普通的设计,给200字都嫌多,虽然有时不得不凑出长篇大论。我经常会陷入憋设计说明的痛苦,那才真叫“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是YanYan,我们下次解读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