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暮潇潇诗文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孩子的进步是以简化为代价的(读书笔记)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629人  161f09651b9e

在《东吴相对论。品牌的味道》这一期节目里,两位主持人说:

  最近采访了李子勋老师,他是一位心理学家。李老师做了很多临床实验,发现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在童年的时候都是很敏感的。比如说桌子上有五十张红色的纸,一般大人需要十个色差才能分辨出这个红色和那个红色的差别,但是小孩子只要一个色差就知道。我们的大脑成年后大概只有四分之一在使用,但小孩子不是,他的整个大脑都在使用,所有有一些小孩子甚至能听到蚂蚁走路的声音。那么如何保留孩子的敏感呢?比如说带他去原野,闻各种草的味道,风的味道。大自然当中各种音乐都有,但是如果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钢琴曲等,所有的旋律都变成了七个音符了,有了大致的分类,它像一个框,像一个抽屉。数学上有个抽屉原理,就是说把五个包放在四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包。如果抽屉的量和要装的东西有差别的话,它一定会牺牲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这就会粗糙、简化,好处是省事。那些开智很早的小孩子往往成就都不大,原因就在于他过早的进入了成年人建立起来的格式化的世界,所以说“慧人语迟”。很多聪明人,是三四岁才开始说话的。爱因斯坦就是,他在三岁以前,因为无法表达,无法进入成人格物致知化的世界,他就很容易辨别事物的本然。比如讲到苹果,我们成人想到的就是“苹果”这两个字,但是小朋友会想到苹果的颜色,味道,触感、第一次见到它的情景......所有这些东西,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境。后天学习的过程都是简单化的过程。我们依据的是思维经济原则。思维的特点就是经济,省事、分类、简化。简化的过程,一方面成就了我们所要的人工的那种聪明,一方面让我们陷入一个格式化的牢笼。看比尔。盖茨的传记的时候,你会说这孩子真可怜啊。他九岁就开始编程,在别人去闻森林和原野的味道的时候,他在盯着屏幕看二十六个字母,还有那些阿拉伯数字。最终他的世界就是由那些符号组成的,所以他特别不幸福。比尔。盖茨最能够体会什么叫“童年的消逝”,因为他过早地进入成人的数字化,简化的世界。但是童年的欲望还是有的。比如说他去开会,他最在意的是那些纪念品,他一定要让秘书帮他把东西好好收藏起来。美国的公司送纪念品不会超过八美元。对于一个世界首富来说,收藏那么廉价的东西就像孩子拿到玩具的那种感觉。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其实就是与一个完整的全息的世界深切沟通。

  老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有所得则必有所失,真的不假。孩子上学,长了知识,长了学问,其实是以牺牲很多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代价的,学校把他们本来极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格式化了。学校这是干了好事,还是干了坏事?是在促进孩子幸福,还是在破坏他们的幸福?这很难说,说不清楚。成人世界确实比孩子的世界更无趣,更不真实,但是你能让孩子停留在儿童时代吗?真的停留不动,他能幸福吗?很可能更加痛苦,那叫作社会化障碍,连生存都困难。所以,对于孩子,简化,概念化,格式化,这些东西都应该看作“必要的灾难”,只能正确对待,兴利除弊,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问题在于我们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学习的负面作用,他们还以为自己强迫孩子头脑格式化的过程是完完全全在做好事,做的越积极,越坚决,就越是优秀家长和教师。这就太过分了。这种成年人,作为孩子的领路者,是不合格的,因为他自己就不是明白人。真正合格的家长或教师,面对孩子,不但要有提携之意,还应该有敬畏之心。孩子有许多地方比我们敏感,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可能比我们更真实,他们的一些缺点(比如淘气),可能正是我们陈年人失去的优点。孩子的心灵是立体的,全息的,我们成年人的心灵已经被压成片状了,像照片一样。总把他们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其实是成人致命的傲慢。去掉了这种傲慢,我们才可能在不得不把孩子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简化,格式化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其原生态的生动活泼的一面。去掉了这种傲慢,我们才会尽量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地获得发展。一个真正懂得思维简化弊端的人不可能是应试主义者,他不可能把考试分数看得那么重。因为学习本来就已经简化了,考试则是简化的简化,考试分数只是干巴巴的几根筋。简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优秀的家长和教师的任务是,不要把这个代价弄的太高了,以免得不偿失。

读后感:真心觉得王老师说的太对了,从果儿目前的表现来说,正处于一种对世界极为好奇,而且很有思维性,思考性的时候,虽然有很多时候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很幼稚的,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不到六岁的孩子来讲已经是殊为难得了。而反观我们成人,可能由于见识的相对的比较多,而且好像知道的很多,有很多固定的标准答案,对很多事情都莫不关心了,因为生活和工作相对十分的固定了,很多事情都是程序化的。而对于人的儿童时代,一般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单纯的,他们的思维更开放,更活跃一些。真的很有必要爱护孩子的这种可贵的求知欲,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我们的教育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学习,孩子的特性是有可能成为特长的,作为父母需要去有较强的敏感性去感知孩子的特点,而不是去压制。或者用目前庸俗化的手段去控制孩子,要求孩子,训练孩子。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经历了学校教育之后,往往会失去一些特质,变得大众化和平庸化。

  这种简化教育,也就是俗称的教育产业化。其实对人的完整的成长是不利的,我们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还是能够与世俗的东西保持一点距离。真的是,从一定角度来说,成人有很多方面是不如孩子的,所以对孩子保持一种敬畏和爱护之心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胚胎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和压制,应该来说成长为具有健康思维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让原本纯洁的东西人为的变的复杂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